五一七教育网
“玉”见立冬 太原迎泽区建设路小学六年级学子赴考古博物馆解锁节气新体验
责编:五一七教育网2025-11-08
导读立冬始,万物藏。为让学生沉浸式感受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触摸传统文化与考古文明的交融脉络,近日,太原市迎泽区建设路小学组织六年级全体学生走进山西省考古博物馆,开展“‘玉’见二十四节气之立冬”主题研学活动,在听讲解、赏古玉、做手工中,共同度过一段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立冬时光。活动现场,博物馆的指导老师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为孩子们揭开了立冬节气的神秘面纱。从“立冬三候”的自然节律,到古代先民迎冬、祭祖的民俗传统,再到立冬节气在农耕文明中的重要意义,一个个鲜活的知识点串联起节气背后的文化密码,让学生们深

立冬始,万物藏。为让学生沉浸式感受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触摸传统文化与考古文明的交融脉络,近日,太原市迎泽区建设路小学组织六年级全体学生走进山西省考古博物馆,开展“‘玉’见二十四节气之立冬”主题研学活动,在听讲解、赏古玉、做手工中,共同度过一段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立冬时光。

活动现场,博物馆的指导老师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为孩子们揭开了立冬节气的神秘面纱。从“立冬三候”的自然节律,到古代先民迎冬、祭祖的民俗传统,再到立冬节气在农耕文明中的重要意义,一个个鲜活的知识点串联起节气背后的文化密码,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古人顺应时节、敬畏自然的生存智慧。

随后,活动聚焦于古代玉器珍品——玉璜。老师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解析,详细介绍了玉璜的历史渊源、形制特点与文化内涵。“玉璜是古代重要的礼器,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其温润的质地、精美的纹饰,承载着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学生观察玉璜的造型与工艺,让孩子们在近距离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感受中华玉石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受学生欢迎的当属手工制作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化身“小小工匠”,手持材料包,认真学习水杯垫的制作技巧。装饰、粘贴、填缝……大家专注投入,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将对节气的理解、对古玉文化的感悟融入作品之中。不一会儿,一个个创意十足、制作精美的水杯垫新鲜出炉,孩子们手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此次活动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考古文物相结合,为学生搭建了走出课堂、亲近历史的平台,既拓宽了视野,又增强了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助力青少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来源:迎泽区建设路小学

供稿:张莉

编辑:田田

审核:智慧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