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
赋能成长
——记三校区小学数合教研活动
金秋送爽,学履启新。为构建和谐智慧共生的小学数学课堂,促进三校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2025年10月21日下午,厦门市新圩学校全体数学教师相聚于同和校区学术报告厅,共同开展了这场以研促教,赋能成长的教研盛宴。
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是由同和校区陈小汇老师执教的《“圆”来如此美》。陈老师以“寻宝”启趣,引学生发现圆。随后学生动手画圆、探究圆的半径直径等特性,还了解车轮、井盖用圆的原理,赏圆之美并创作。课堂以“寻画探赏创”串联,让学生懂圆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第二节课是由新曦校区的陈伟煌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陈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扑克牌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字母在生活与数学中的双重价值。接着,陈老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逐步明晰字母可以表示未知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能表示数量,也能表示数量关系,并在对比中感受字母表示的一般性和概括性,发展学生初步的代数思维。
评课议课
教学有“温度”,研讨有“深度”。研讨会上两位执教老师先对课堂进行教学反思,分享教学中的得与失。评课交流环节,教师们各抒己见,对两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分享了教学方法。听课老师们认为第一节课以“寻-画-探-赏-创”为主线,逻辑清晰,大胆地将数学与美术、语文等学科融合,不仅加深了对圆的性质的理解,更提升了人文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这正是核心素养的体现;第二节课精心设计,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带有字母的例子引入课题,教学过程清晰,环节紧凑,层层递进,结合一袋糖共有n个的具体情境,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字母表示数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辩一辩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
陈老师以“按图索骥和摸着石头过河”为切入点,结合这两节课例,深入解读“以学生为本”的学习任务,他提出教师要让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需给予学生充足时间思考、探索,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学习中的困惑,精准把握新教学核心,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以新教材为根本创设学习任务,扎实完成课堂教学。
此番交流实现了智慧与资源的共享,促进彼此间的共同成长。
秋风化雨育桃李,教研笃行促提升。本次教研活动虽已结束,却为教学探索开启了新的篇章,老师们将继续秉持严谨务实的作风,深耕教研、聚力前行,为后续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育人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全体数学教师
文:蔡洋梅
初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