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户的汉语大词典是:古代为逃避赋役,外地而无户籍的人。《魏书·食货志》:“先是,禁网疏阔,民多逃隐。天兴中,诏采诸漏户,令输纶绵。自后诸逃户占为细茧罗谷者甚众。”《新唐书·食货志一》:“监察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外羡田、逃户,自占者给复五年。”《宋史·食货志二》:“逃户别立籍,令本府招诱归业。”清邵廷采《田赋略》:“唐之分崩离析也,由宇文融括羡田、逃户始也。”。
逃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逃户详细内容】
古代为逃避赋役,外地而无户籍的人。
二、引证解释
⒈古代为逃避赋役,外地而无户籍的人。《魏书·食货志》:“先是,禁网疏阔,民多逃隐。引天兴中,詔採诸漏户,令输纶绵。自后诸逃户占为细茧罗穀者甚众。”《新唐书·食货志一》:“监察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外羡田、逃户,自占者给復五年。”《宋史·食货志二》:“逃户别立籍,令本府招诱归业。”清邵廷采《田赋略》:“唐之分崩离析也,由宇文融括羡田、逃户始也。”
三、网络解释
逃户这是一首咏事诗,叙写南宋王朝内外交困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困苦。时值新兴的蒙古帝国灭金国之后举兵南下,南宋王朝政治、经济濒临崩溃之际。当时贾似道当权,成立官田所,括民田为公田,租税繁重,农民因而纷纷逃亡。诗人抨击了南宋王朝的苛政,也表现了在朝政、经济凋敝的危急之中,诗人同情人民、忧虑国家、鞭挞当政的正义感。
四、综合释义
古代为逃避赋役,外地而无户籍的人。《魏书·食货志》:“先是,禁网疏阔,民多逃隐。天兴中,詔採诸漏户,令输纶绵。自后诸逃户占为细茧罗穀者甚众。”《新唐书·食货志一》:“监察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外羡田、逃户,自占者给復五年。”《宋史·食货志二》:“逃户别立籍,令本府招诱归业。”清邵廷采《田赋略》:“唐之分崩离析也,由宇文融括羡田、逃户始也。”
五、关于逃户的词语
六、关于逃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