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禽窥素艳来解释

禽窥素艳来解释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解释:微风吹拂携裹着淡淡的幽香,素雅芳洁的姿态令鸟儿看。诗词名称:《早梅·万木冻欲折》。本名:齐己。所处时代:唐代。出生地: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去世时间:约937。主要作品:《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远思》《和岷公送李评事往宜春》《蝴蝶》《卖松者》等。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禽窥素艳来”的详细介绍:

一、《早梅·万木冻欲折》的全文 点此查看《早梅·万木冻欲折》的详细内容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二、齐己其他诗词

《落叶》《早梅》《落花》《寓言》《采莲曲》

三、注解

孤根:单独的根,指梅树之根。突出其独特个性。指阳气开始萌生。

递:传递。

幽香:幽细的香气。

窥:偷看。

素艳:洁白妍丽,这里指白梅。

应律:古代律制分十二律,有“六律”、“六吕”,即黄钟、大吕之类。古时人以十二律推测气候,此处应律是按季节的意思。

春台:幽美的游览之地。

四、译文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却像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恢复了生机。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微风吹拂携裹着淡淡的幽香,素雅芳洁的姿态令鸟儿看。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明年如果梅花还能按时绽放,希望它先开到人们喜欢的望春台。

五、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坚强地盛开,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像凝地下暖气于根茎,恢复了生机。“冻欲折”说法虽然略带夸张。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 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象是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第三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此联对仗精致工稳。“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以上三联的描写,由远及近,由虚而实。第一联虚拟,第二联突出“一枝”,第三联对“一枝”进行形象的刻画,写来很有层次。 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联字面意不难理解。然而咏物诗多有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这里“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又因其内怀“幽香”、外呈“素艳”,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先发望春台”实际是诗人渴望到京城施展才华、独占鳌头、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自信宣言。 全诗咏物写景,语言清丽传神,为读者描摹出一幅风韵十足的“寒雪早梅图”,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之神;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借物喻己,含蕴深藉,诗人怀才不遇、清高孤傲、坚贞不屈、执著自信的节操情怀蕴含景中,又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妙 。神妙毕备,意蕴隽永,堪称诗林“咏物台”上的一枝独秀!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早梅·万木冻欲折的详细信息

五一七教育网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原文_翻译及赏析

第三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此联对仗精致工稳。“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以上三联的描写,由远及近,由虚而实。第一联虚拟,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出自哪里?

⑶递:传递。幽香:幽细的香气。窥:偷看。⑷素艳:洁白妍丽,这里指白梅。⑸应律:古代律制分十二律,有“六律”、“六吕”,即黄钟、大吕之类。古时人以十二律推测气候,此处应律是按季节的意思。⑹春台:幽美的游览之地。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的意思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的意思是微风吹拂梅香四溢别有情味,素雅芳洁的姿态令禽鸟惊窥。1、递:传递。2、幽香:幽细的香气。3、窥:偷看。4、素艳:洁白妍丽,这里指白梅。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齐己的一首咏物诗《早梅》,写作者在雪后出行看到早梅开放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的意思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的意思是微风吹拂梅香四溢别有情味,素雅芳洁的姿态令禽鸟惊窥。原文: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译文: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汲取地下暖气生机独回。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是什么意思

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新的开始。这种对春天的向往,实际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不仅赞美了它的美丽与坚韧,更传递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坚韧品格的颂扬。梅花的开放,不仅是春天的预告,更是对人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歌。

早梅“一枝独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冬天,所有植物都因寒冷而四分五裂,而在前村的深雪里,有一只早梅在昨夜里静静的开放。风带着花的幽香四处飘散,鸟类也闻着这无暇的清气与鲜艳而来。以日以年,生生不息,这早梅都是春天的第一封信。此诗的解释应从一故事讲起:大诗人齐己晚年...

《早梅·齐己》原文与赏析

颈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写梅花清馨四溢,外貌素艳。但不从正面落笔,而借“风”、“禽”写出。尾联“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诗人祈祝梅树明春应时先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望春台即指京城,又有望春含义。或者此时的齐己虽然科场失利,怀才不遇,但对未来并不绝望,因而借咏梅而...

《早梅》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赏析呢?

颈联赏析:颈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通过对仗精致的诗句,描绘了梅花内蕴的幽香和素雅的外貌,以及禽鸟对梅花的惊奇情态。尾联赏析:尾联“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明年应时而发的期待,又隐含了诗人自己不甘寂寞、满怀希望的心境...

齐己《早梅》咏梅花诗赏析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晨风徐徐,送来了缕缕幽香;野鸟飞来,落在梅枝上,惊奇地窥伺着早梅的素裹红妆。“素艳”二字鲜明地点出了开在雪中的梅花红艳艳的花瓣上镶嵌着点点白雪的奇丽的色彩美。这两句诗借“风”、“禽”发现早梅花开时惊奇的状态的描述,从侧面点染出早梅的色香美,给这位强者...

关于梅花的五言古诗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译文: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汲取地下暖气生机独回。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微风吹拂梅香四溢别有情味,素雅芳洁的姿态令禽鸟惊窥。明年如果梅花还能按时绽放,希望它开在众人爱赏的春台。5、《咏早梅 / ...

显示全文

猜你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