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气步甲:别名,为鞘翅目、步甲科、气步甲属动物,原产于非洲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地区,包括博茨瓦纳、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赞比亚共和国。野生于林地的木下、落叶层、树皮下、苔藓下或洞穴中,喜潮湿土壤或靠近水源的地方。1784年命名。它对“愤怒的蚂蚁”情有独钟,因为蚂蚁被激怒之后,会释放蚁酸,是具有强烈刺激的有机酸。双斑气步甲吃了“愤怒的蚂蚁”之后便会将这种酸储存在自己的腹部末端,当遇到威胁的时候便“撅起屁股开炮”,令所有的动物胆寒。
凶猛的食肉甲虫,因鞘翅具两块金色斑点而得名。它体型虽然不大,但战斗力强大到超乎人们的想象。成虫、幼虫均为捕食性,捕食其他小昆虫或小动物,因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常被用作捕食性的天敌。
科目分类:步甲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黑色_黄色 ;居住环境:地栖 ;最大体型:2cm ;性情分类:凶猛 ;寿命年限:3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肉食
双斑气步甲形态特征:
体长1.3-1.6cm,宽0.5cm。体狭长,中等大小。整体黑色,体表光洁,色泽幽暗,头和前胸背板有蓝绿色金属光泽。头大,复眼突出。唇基较触角基部为宽。触角丝状,11节。鞘翅长,盖于整个腹部。体色多鲜艳,鞘翅具两块金色斑点。鞘翅侧缘上有白色下垂的刚毛,前胸背板有两个横向延伸的卵形黄色花斑。前胸背板宽,鞘翅卵形、光滑、有微细刻直线纹。
双斑气步甲生活习性:
成虫不善飞翔,地栖性,多在地表活动,行动敏捷。能在土中挖掘隧道。有趋光性和假死现象。多在植株上活动。
双斑气步甲饲养方法:
成虫、幼虫多以蚯蚓、钉螺、蜘蛛等小昆虫以及软体动物为食。
双斑气步甲雌雄分辨:
腹部雌虫可见6节,雄虫7节,前足第1-3跗节具毛,可区别于雌虫。上颚细长,雄性镰刀状,雌性短而结实。雄性体长、下颌骨、前胸背板的尺寸变化相当大,雌性体型大小也整体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化。幼虫体呈S形,头胸大,强烈骨化,上颚强大,第5腹节背面有1个具有双钩的突起,足爪长而锐,适于掘土。
双斑气步甲繁殖方式:
生活史比较长,一般1-2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幼虫过冬。卵一般单产在土中。幼虫有3龄,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化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