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地种蝇:别名根蛆_地蛆_萝卜蝇_白菜蝇_萝卜种蝇,为双翅目、花蝇科、地种蝇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部及东部,我国分布广泛,北起黑龙江、内蒙、,南至河南郑州、陕西渭河以北。
主要为害油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是秋白菜主要害虫。蝇蛆蛀食菜株根部及周围菜帮,受害株在强日照下,老叶呈萎垂状。受害轻的菜株发育不良,呈畸形或外帮脱落,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不耐贮藏。
科目分类:蚊蝇 ;生存环境:农田 ;颜色分类:灰色_棕色 ;居住环境:地栖 ;最大体型:0.8cm ;性情分类:危险 ;寿命年限:1年 ;适宜温度:26℃±4℃ ;食物饲料:植物
萝卜地种蝇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5-0.8cm。雌、雄前翅基背毛几乎和背中毛等长。两复眼比较接近。两眼间最狭部分为中单眼宽度的2倍或更大。雌灰黄褐色,背面无斑纹,两复眼间距较宽,约为头宽的1/3。蛹体长约6MM,椭圆形,红褐色或黄褐色围蛹,腹末端可见6对突起。
萝卜地种蝇生活习性:
各地均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滞育越冬。成虫盛发期7-9月上旬。幼虫为害盛期在9月中、下旬,末期在10月中旬。10月下旬为化蛹盛期,并以蛹在土中越冬。
萝卜地种蝇饲养方法:
危害严重时,蝇蛆蛀入菜心,甚至因根部完全被蛀而枯死。此外,蛆害造成的大量伤口,导致软腐病的侵染与流行。蝇蛆蛀食萝卜及甘蓝根部也同样引起腐烂。
萝卜地种蝇雌雄分辨:
雄成虫略小于雌虫,体暗褐色,胸部背面有3条明显的黑色纵纹,腹部部背中内有1条黑色纵纹,各腹节间均为黑色横纹,两复眼比较接近。幼虫蛆型,老熟时体长约0.7cm,乳白色,头退化,仅具1对黑色口钩,腹末端截面上具1对椭圆形红色气门和6对肉质突起,其中第5对大且两分叉。
萝卜地种蝇繁殖方式:
卵长约1MM,乳白色,长椭圆形稍弯曲,弯内有纵凹陷,表面具网状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