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绿叶蝉:别名小浮尘子_桃小绿叶蝉,为半翅目、叶蝉科、小绿叶蝉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区。成、若虫吸汁液,被害叶初现黄白色斑点渐扩成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早落。若虫孵化后喜群集在叶片背面刺吸为害,被害叶片正面出现失绿小点。发生期不整齐,可世代重叠。一般年份的危害损失为10-15%,大发生年份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
世界性害虫,茶园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也是我国茶业生产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叶嫩梢、嫩叶的汁液,被害茶叶看上去状似“火烧”。成虫善跳,可借风力扩散。
科目分类:半翅 ;生存环境:农田 ;颜色分类:黄色_绿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0.4cm ;性情分类:危险 ;寿命年限:1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植食
小绿叶蝉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3-0.4cm,黄绿至绿色,头顶有一个白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黑点,复眼内侧和头部后绿也有白纹,并与前一白纹连成"山"形。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草绿色,雄成虫腹面黄绿色。卵长约0.8毫米,香蕉形,头端略大,浅黄绿色,后期出现l对红色眼点。若虫除翅尚未形成外,体形和体色与成虫相似。
小绿叶蝉生活习性:
成、若虫喜白天活动,在叶背刺吸汁液或栖息。每年发生10代左右,秋后以成虫在树皮缝、杂草丛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开始活动,4月上旬于叶背面主脉中产卵。
小绿叶蝉饲养方法:
6-10月为发生高峰期,6月虫口数量增加,8-9月最多且为害重。高温、多雨不利于该虫发生。15-25℃适其生长发育,28℃以上及连阴雨天气虫口密度下降。危害棉花、茄子、菜豆、十字花科蔬菜、马铃薯、甜菜、水稻、桃、杏、李、樱桃、梅、葡萄等。若虫期10-20天,非越冬成虫寿命30天。完成1个世代40-50天。
小绿叶蝉雌雄分辨:
若虫体长0.3cm左右,形态与成虫相似。
小绿叶蝉繁殖方式:
翌春桃、李、杏发芽后出蛰,飞到树上刺吸汁液,经取食后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新梢或叶片主脉里。卵期5-20天。卵长椭圆形,略弯曲,乳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