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阐述了职务侵占罪的客体、主体和行为要件。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数额巨大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数额特别巨大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以罚款。行为人必须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将单位财物
法律分析
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数额巨大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而数额特别巨大的,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此类案件要综合考虑职务侵占的数额、手段、危害后果、退赃退赔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结合具体案情来分析。
客体要件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本罪中的单位在所有制属性上在所不问,既包括国有单位、集体单位,也包括私营单位。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件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职务侵占罪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骗取、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以及其他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职务侵占罪需要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律师补充:
行为人必须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但这里的“管理”、“经营”、“经手”并不是指普通意义上的经手,应是指对单位财物的支配与控制;或者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上所具有的自我决定或者处置单位财物的权力、职权,而不是利用工作机会。必须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按照通说,包括将基于职务管理的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侵占),以及利用职务之便的窃取、骗取等行为。其中的“非法占为己有”,不限于行为人所有,还包括使第三者所有。必须非法占有了数额较大的单位财物。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结语
结语:职务侵占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单位财物的非法占为己有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法律规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此类案件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数额、手段、危害后果等,以确定罪行的性质和处罚的轻重。作为律师,我们将致力于维律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四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二条 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