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在我讲课前几天必须把课备出来,在备课的过程中,多看参考书,各取精华所在。备好课后,根据学生情况不断修改。若课程允许,我尽量抽时间去听有丰富经验的老 师的课,并向他请教该课要注意的地方,向他学习教法。
从中获益匪浅,这使我在往后的日子里更注重听课了。由于对学生情况知之甚少,因此在正式开学以前,我尽可能多些了解我 所教的四个班的情况,包括熟悉学生的姓名,座位情况。向班主任了解整体和个体的基本情 况,除学生的家庭,思想等情况外,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清楚。对 于物理科来说,与数学的联系最大。记得在开学后不久,由于缺乏经验,当讲到一题需要运 用到数学知识的计算题时,才发现学生对幂函数的运算不大熟悉,这样子就打乱了我的教学 计划。
经过这次教训后,总结经验,凡是牵涉到一定的数学知识,我都会先问及数学老师和 一些中等层次的学生的掌握情况。例如:学习“密度”那节书,需要用到体积单位的互化, 而单位互化是一个较为重点的内容,但经了解,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记忆不深,只有少许印 象。
根据这个情况,我就在展开新内容之前,把体积单位的换算,用同学们熟悉的长度单位 换算,推导出来。一是加深学生的印象,二是为接着下来的新课扫清障碍。正所谓教无定 法,我利用空堂的时间,除了听物理科的课外,还听其它科的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 等,从中学习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在课堂上如何管理学生的办法。接下来就是上课,对于学 生,上课是最重要的。这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怎样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呢?我是在师 的“填鸭式”下成长的,对于学习还有些经验,而教学就没有任何经验可言。为了能尽快适 应和成长,除了多听课外,还坚持在每节课后写教学后记,小结每节课的教学情况,有哪些 地方做得教好,有哪些地方是欠缺的,需要以后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教 学初期,上课时觉得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鉴于这个情形,我利用课后时间,找课外书,找有 关物理小趣味的内容阅读。而且在讲课时不断调整自己的讲课技巧,尽力活跃课堂气氛,让 学生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学习。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尽能减少作业量,把大多的练习 放在课堂上,一来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巩固知识,二来可以从学生的练习中及时得到反馈并补 救。这也可避免有少部分学生抄作业的习惯。对于交上来的作业我都会争取在该班上下一节 物理课前批改完毕,发下去。在批改过程,不止单单写上一个分数,还会把学生错的地方圈 起来,对于问题较多的地方会及时评讲。对于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 辅导。
这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大多基础不好,所以必须有耐心,细心地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 中,不断让他树立信心。由于物理这科是这个学期才开设的,且不需要太多的基础,只要上 好课,做好作业,是可以有较大的进步的。就像有一个女同学,接受能力较差,但她比较勤 奋,我不断的鼓励,帮助她,终于,在中段考后的一次测验中,打破了以往的不合格局面她也在此中不断增强了学习物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