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以大明山钻心的疼痛换取和奉献的景观,注定要成为神奇惊艳的一笔,若灌之以水,则是高山悬河,泛舟其上,恍若漫游仙境;若辅之以轨,则是山顶地铁,以之代步,坐享天上人间;若把它改建成高山洞府餐厅,则冬暖夏凉,游客可在里面体验“山顶洞人”的生活,体味“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意境,不亦其乐融融乎!在大明山顶海拔1100米以上还有三块高山草甸,它们象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明山上,把大明山装扮得分外壮丽。三块草甸中,尤以千亩田最为著称,被专家誉为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占地千余亩的一马平川,竟坦荡荡立于悬崖绝壁之上,此乃一奇也;
历代兵家的喋摁之地,而今剑气全无,唯凄凄荒草、慧照寺残址及朱元璋赐予徐达将军“与国同休”的字碑,仍无言地叙说遥远的过往,此乃二奇也;
清澈的玉龙溪横穿草甸,为千亩田披上奇花异草,功成名就后,却又纵崖而下碎玉成练,成为一唱三叹的悬梁飞瀑,此乃三奇也。
站在千亩田远眺,你会被大片大片流动的色块和历史的厚重所击倒,这里春漫杜鹃、夏盈苇草、秋飘瑞雪、冬舞银蛇,既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况味,又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怀,从万米隧洞穿洞而出,仰或从深深峡谷攀崖而上,面对千亩田突兀而起的空旷和辽阔,你无法不产生强烈震撼,无法不叹服于大自然的造化和神奇!
然而,神奇的千亩田竟又是大明山难以言说的痛。因其高远,易守难攻,它一次次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伤痕累累;因其奇特,风景独好,它成了万人关注的焦点,期待多多;因其复杂的历史成因,千亩田的归属一直难成定论,众说纷纭。
但不管怎样,千亩田无疑是属于大明山的,它是大明山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是大明山的伟岸和高度托起了它,不是它高而是山高。离开了大明山,它很可能只是一滩不为人注目的荒草,一个失去了娘亲的孤儿。而对大明山而言,没有了千亩田,则犹如宏伟的庙宇失却了晨钟暮鼓、鹤立的凤凰失却了美丽的凤冠,无异首离开身而魂出于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