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录
目录- 1 - 第一章总论- 4 -
一、概述- 4 -
二、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特点- 4 - 三、治理方案制定的依据和原则- 5 -
第二章工程规模、站址选择、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要求- 5 -
一、工程规模- 5 - 二、站址选择- 5 -
三、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要求- 6 - 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 6 -
1、工艺流程的确定- 6 - 2、工艺流程的特点及说明- 7 - 第四章建(构)筑物及设备- 7 -
一、单元设计- 7 - 二、设备选型- 9 - 三、动力配电- 9 -
四、劳动保护、安全防护- 10 - 五、环境保护- 10 -
. .可修编.
. -
第五章工程投资估算- 10 - 第六章成本分析- 11 - 第七章服务承诺- 12 -
. .可修编.
. -
. .可修编.
. -
第一章 总论
一、概述
(略)
二、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特点
1、设计水质、水量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以及同类企业的相关类比资料,确定设计水质、水量如下:
Q=100m/d CODcr=30~80 mg/L SS=2000~8000mg/L PH 8~12 2、设计和处理要求
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排放水水质标准为(一级排放标准): CODcr ≤ 100 mg/L SS≤ 70 mg/L PH 6~9 3、排放规律
. .可修编.
. -
排放水质水量波动较大
三、治理方案制定的依据和原则
1、制定方案的依据
(1)《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
(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 :2002)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8-1996) (4)《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2、制定方案的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确保各项出水指标达标排放,要求技术成熟、可靠、操作管理方便
(2)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各种设计参数
(3)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4)设计时充分考虑在运行中尽可能不产生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影响。
(5)在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土地,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第二章 工程规模、站址选择、污水处理
后的水质要求
一、工程规模
根据日前排放现状,按最大水量和最高水质标准设计。该工程污水设计水量为100 t / d 。
二、站址选择
. .可修编.
. -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 )的规定和厂管网排放设施现状,发挥本工艺优势,尽量减小占地面积和施工难度,本污水处理站建于厂区的规划用地。
三、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要求
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排放水质标准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78 —1996)中的一级标准:
CODcr ≤ 100 mg/L SS≤ 70 mg/L PH 6~9
第三章 污水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的确定
石材加工废水一般 CODcr较低一般不超过100mg/L(除非废水与生活污水合流),花岗石钢砂拉锯有可能使废水PH达到8-12,原因是加工过程中所添加砂浆中的石灰造成。主要污染物SS一般在2000~8000mg/L。综合相关污水处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遵循技术可行,先进合理的,确定如下污水处理工艺:
. .可修编.
. -
2、工艺流程的特点及说明
(1)简易格栅:去除较大的固体杂物和拦截生产过程中泄漏的少量浮油 (2)初沉调节池:石材加工废水进水泥沙含量较高,需要初沉池对废水初步沉淀,并且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为保证后续废水处理的正常运行,设置初沉调节池对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且起到去除泥沙的作用。
(3)加药装置:2套加药装置,1号加药装置投加1号絮凝剂;2号加药装置投加2号助凝剂。
(4)隔板反应池与平流沉淀池:药剂在隔板反应池中与废水充分混合反应,结成絮体,絮体在平流沉淀池中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泥水分离。
(5)双层滤池:废水经过混凝沉淀后,进入双层滤池进一步进行过滤吸附,以达到回用水的标准,双层滤池上层为无烟煤滤层,下层为粗砂滤层。无烟煤滤层起吸附作用,粗砂滤层起过滤作用。
(6)清水池:储存处理水回用。
(7)污泥干化场:对沉淀池排出的污泥进一步自然干化。
第四章 建(构)筑物及设备
一、单元设计
(1)简易格栅
采用不锈钢简易格栅,格栅间隙20mm,宽度0.8 m,高度0.8m,格栅倾角α=60°,过栅流速v= 0.6 m/s 。
数量:1
(2)初沉调节池
工艺尺寸:L×B×H=2.5m×2.5m×2.0m 结构形式:地下式钢混 数量:1
. .可修编.
. -
单元功能:对进水进行预处理初步去除泥沙,调节水质水量。 设计依据: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3)加药装置
工艺尺寸:L×B×H=1.0×1.0×1.0 结构形式:玻璃钢溶药池置搅拌机 数量:2
单元功能:配制1号絮凝剂和2号助凝剂 设计依据:由乙方提供的成套设备 (4)隔板反应池与平流沉淀池
工艺尺寸:L×B×H=1.0m×1.0m×1.5m(隔板反应池) L×B×H=18.0m×1.0m×1.5m(平流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进水区采用穿孔墙整流措施,出水区采用溢流式锯齿三角堰。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 数量::2格
单元功能:利用絮凝剂去除水中悬浮物 设计依据: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5)双层滤池
工艺尺寸:L×B×H=3.0m×1.0m×1.5m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
单元功能:进一步去除沉淀池出水中的悬浮物。 设计依据: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数量::2格 (6)清水池
工艺尺寸:L×B×H=7.0m×2.0m×1.0m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 单元功能:储存滤池出水
. .可修编.
. -
设计依据: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7)污泥干化场
工艺尺寸:L×B×H=7.0m×1.0m×1.0m 结构形式:砖混
单元功能:去除污泥量水分,进一步缩小其体积,减轻重量。 设计依据: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数量::2格
二、设备选型
设备名称 简易格栅 污水提升泵 设备选型 不锈钢格栅 AS10-2W/CB W2110立式污水泵 设备规格 栅距20mm 扬程6m,流量5.2m3/h 带自耦装置和控制柜 扬程12m,流量10m3/h 1.1 功 率 数 量 1 2 备注 安装角度60° 一用一备 污泥泵
1.1 2 一用一备
三、动力配电
本污水处理站工程电源由甲方提供,电压为380/220V,设计分界点为配电柜进线电缆连接端子。
处理站动力线路采用铜芯BV型电线、橡胶绝缘电缆穿水煤气钢管暗敷。电源入户外设零线重复接地装置。电气设备外壳采取保护接零,零线与回路
. .可修编.
. -
线同管敷设。
用电设备总装机容量为4.4kw,计算容量2.2kw。
四、劳动保护、安全防护
各处理构筑物均需设置保护栏杆,栏杆的高度和强度均符合国家劳动保护规定;操作人员应操作电气设备时,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五、环境保护
废水:污泥干化厂产生的污水返回调节沉淀池处理,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噪声:本工程采用低噪音的潜物泵,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影响极小。 固体废物:污泥干化厂产生的干化污泥可用作建筑材料,或者在本地环保部门的要求下卫生填埋。
第五章 工程投资估算
一、土建费用预算: 构筑物名称 规格及尺寸 材质 钢筋混泥凝土初沉调节池 2.5m×2.5m×2.0m 池 隔板反应池与19m×1m×1.5m 钢筋混凝土池 2格 2.85 1格 0.625 数量 价格 (万元) . .可修编.
. -
平流沉淀池 双层滤池 清水池 污泥干化场 3m×1.0m×1.5m 7m×2.0m×1.0m 7m×2.0m×1.0m 土建投资小计 钢筋混凝土池 钢筋混凝土 砖混 2格 1格 2格 0.30 0.70 0.56 5.035 二、设备费用预算 设备名称及型号 规格及尺寸 数量 价格 (万元) 污水提升泵 简易格栅 污泥泵 加药装置 AS10-2W/CB 0.8m×0.8m W2110立式污水泵 容积1.2M3 2台 1台 2台 2台 0.8 0.2 0.8 1.0 2.8 设备投资小计
三、技术服务费用预算
1、设计费:(一+二)×10%=0.7835万元 2、调试费:(一+二)×10%=0.7835万元 四、投资费用总计
投资费用总计=(一)+(二)+(三)=9.402万元
第六章 成本分析
一 成本分析
. .可修编.
. -
A耗电: 10kw.h/天 电费单价: 以0.5元/kw.h计 日耗电费: 5.0元 B.药剂费
日耗药剂 1kg 每公斤药剂价格 300元 日药剂费 30元 C.人工费
只需一名兼职工人,不需要增加费用 D.日总运行费用
电费+药剂费+人工费 35元 E.吨废水处理成本 35/1000.35元/吨 F.回用水节省成本
按100吨水回用70吨水计算
每天节约成本: 70×0.5元=35元
第七章 服务承诺
1、本所负责处理站污水的达标,并保证通过环保部门的验收。 2、设备免费保修一年。
3、维修服务:本所有一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维修保养服务体系。定期上门进行例检。
4、为使业主对各个阶段的设备运行状况能熟练操作,本所将对处理站的操作人员提供专门的技术培训,培训地点可根据培训容在现场或我公司进行。
. .可修编.
. -
5、培训容根据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不同进行上岗培训、设备运行操作、维护及检修等。
6、本所将根据工程实际,配备专业技术工程师负责全程的技术跟踪及培训服务。
7、长期优惠供应易损易耗件。
. .可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