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 3 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2)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答案】 (1)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题是识记续接类默写,此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 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情况。本题易错字:湍、喧、豗、砯、壑、暇、嘶。
故答案为: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⑶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⑷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⑸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渲染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曾、瞬、衡阳、雁、雕、箫、简朴、絮、萍、化作。
故答案为: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⑵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⑷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⑸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孔子谓季氏:“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论语》)
(2)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________,________,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3)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铁骑突出刀鸣。(《琵琶行》) (4)疏林不做美,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 (《长亭送别》) (5)门掩黄昏,________,________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 【答案】 (1)八佾舞于庭;孰不可忍也 (2)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 (3)别有幽愁暗恨生;银瓶乍破水浆进 (4)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 (5)无计留春住;泪眼间花花不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佾、孰、偿、戮、幽愁、乍破、暮霭、遮蔽、禾黍、无计。
故答案为:⑴八佾舞于庭;孰不可忍也;⑵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⑶别有幽愁暗恨生;银瓶乍破水浆进;⑷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⑸ 无计留春住;泪眼间花花不语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背诵和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题,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 要注意名篇名句的背诵、积累,并注意不能写错别字。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荀子于《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杜甫的《登高》以 “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 【答案】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涯、博、省、知、作。 故答案为: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2)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韩愈《师说》) (3)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肇锡余以嘉名。 (屈原《离骚》) (6)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7)见贤思齐焉,________。 (《论语·里仁》) (8)仰不愧于天,________。 (《孟子·尽心上》) 【答案】 (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多于在庾之粟粒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5)皇览揆余初度兮 (6)呕哑嘲哳难为听
(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俯不怍于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至、惑、庾、粟粒、御、揆、呕、嘲哳、怍。
故答案为:⑴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⑵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⑶多于在庾之粟粒;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⑸皇览揆余初度兮;⑹呕哑嘲哳难为听;⑺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⑻俯不怍于人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2)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3)________,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________,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庄子《逍遥游》) (5)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6)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7)________,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答案】 (1)只是当时已惘然 (2)雕阑玉砌应犹在 (3)遥想公瑾当年 (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5)落霞与孤鹜齐飞 (6)汩余若将不及兮 (7)醉能同其乐 (8)闲来垂钓碧溪上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
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惘、雕、阑、砌、犹、瑾、鹜、汩、钓。
故答案为:⑴只是当时已惘然;⑵雕阑玉砌应犹在;⑶遥想公瑾当年;⑷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⑸落霞与孤鹜齐飞;⑹汩余若将不及兮;⑺醉能同其乐;⑻闲来垂钓碧溪上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行路设喻来强调积累的重要,说“________”,就不能达到遥远的千里;除了用千里马外,还用“________”来说其成功在于坚持不舍。
(2)《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比兴手法写女子年老色衰,诗歌用同样手法来写女子年轻貌美、初婚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诗《饮酒》诗句“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的旷达心境。
【答案】 (1)不积跬步;驽马十驾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跬”“驽”“沃若”“篱”等。
故答案为:⑴不积跬步;驽马十驾;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荀子《劝学》) (2)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李白《行路难》)
(7)朽木不可雕也,________。(《论语》) (8)________,鲜矣仁。(《论语》) 【答案】 (1)无以至千里 (2)辩乎荣辱之境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4)日月忽其不淹兮 (5)云归而岩穴暝 (6)玉盘珍羞直万钱 (7)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8)巧言令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至”“辩”“瞬”“暝”“馐”“圬”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1)无以至千里;(2)辩乎荣辱之境;(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4)日月忽其不淹兮;(5)云归而岩穴暝;(6)玉盘珍羞直万钱;(7)粪土之墙不可圬也;(8)巧言令色
【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无题》) (4)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庄子《逍遥游》) (5)不积跬步,________。(荀子《劝学》) (6)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7)________,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8)靡不有初,________。(《诗经·大雅·荡》) 【答案】 (1)日月忽其不淹兮 (2)唯见江心秋月白 (3)庄生晓梦迷蝴蝶 (4)辩乎荣辱之境 (5)无以至千里 (6)艰难苦恨繁霜鬓 (7)不愤不启
(8)鲜克有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本次名句默写课外部分难度偏低,主要还是需要把握住课内名篇,复习时需要立足课本,精确记忆。对于易错字,如“唯见江心秋月白”中的“唯”,“辩乎荣辱之境”的“辩”和“无以至千里”的“至”等,需要在复习时默写记忆。
故答案为:(1)日月忽其不淹兮;(2)唯见江心秋月白;(3)庄生晓梦迷蝴蝶;(4)辩乎荣辱之境;(5)无以至千里;(6)艰难苦恨繁霜鬓;(7)不愤不启;(8)鲜克有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熟记要求背诵篇目,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包括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字、异形字,形近字,通假字,句中虚词。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中,诗人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悲凄的境界,先写鸟声在古树间传响的一句是:________;再写________,如此月夜悲啼,确实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
(2)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论语》中,孔子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应该是喜爱学习并最终以求学为乐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身处乱世,纵有济天下之大才,但却不贪功求名,心中志趣仍是甘于平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号”“啼”“苟”“侯”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11.在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受下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不乏借酒助兴的语句。陶渊明在《归去来号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他在辞官归隐后,和家人团聚的温馨快乐。
(3)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四句,写出了祖母时日无多,呼吸微弱的样子,流露出作者对祖母的拳拳深情。
(4)苏轼的《念娇·赤墅怀古》流露出消板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流露消极情绪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2)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3)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谤讥、携、樽、薄、奄奄。
故答案为: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⑵携幼入室;有酒盈樽;⑶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⑷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________” 两句表现了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2)《赤壁赋》中写曹操破荆州后率领沿江而下的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 (3)《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 【答案】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蛾眉”“谣诼””舳舻”“蔽”“夙”“寐”“靡”。 故答案为: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⑶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点评】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