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杂志2019年7月第54卷第7期・507・温脾泄浊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功能衰竭52例杜晓英浙江衢化医院 浙江 衢州324004关键词温脾泄浊汤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虚湿热本文观察运用温脾泄浊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 功能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
响,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4例脾虚湿热型CRF患者,主症见腰膝酸软、倦怠乏
力、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口干、口苦,次症见脱腹胀满、 大便不实、夜尿清长、舌苔黄腻.脉沉细。按随机数字表
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观察组男23例,女29例;年龄 20-68岁,平均44. 82 ±6. 46岁;病程2~ 10年,平均
6.27±1.58年;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高血压肾病14
例,糖尿病肾病9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对照组男2 4
例,女28例;年龄19-66岁,平均45. 36±6, 71岁;病程
2~ 11年,平均6. 59±1.47年;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
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8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 两组资料均衡(P>0. 05)o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优质低蛋片质、低
磷、低脂及低盐饮食.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降低高 血压,控制血糖,抗感染及纠正贫血等。在此基础上,观 察组予温脾泄浊汤治疗,方剂组成:生黄茂、茯苓各
30g,党参、白术、丹参、山萸肉、菟丝子、杜仲各15g,枸
杞、红花、车前草、慧改仁、积雪草、生地黄、枳壳、竹茹、 苏叶、大黄各10g。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疗程
均为3个月。3治疗结果3. 1疗效标准:显效为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基 本消失,肾功能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有效为治疗后临床
症状及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无效为治疗后临床症状 及肾功能指标均无改善或加重3. 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显效 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5227
1968& 46%*对照组5220 171571. 15%注:与对照组比较.P*<0. 05;3.3两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軒(Scr)、内生临床观察肌肝清除率(Ccr)水平比较:见表2。表2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G±s)组别时间BUN(mmol/L)Scr(Pmol/L)Ccr(ml/min)观察组治疗前13.46±3.81276. 48 ±76. 8734. 55±4. 37(52 例)治疗后6. 53±1.87\"131.76±38. 46“58. ±4. 70*A对照组治疗前12. 97±3. 56282. 25 ±80. 9634.16±4. 14(52 例)治疗后& 75±2. 63*172. 14±49. 03*47.17±4. 43*注:与治疗前比较.*P<0. 05;与对照组比较,▲ PV0. 05o3. 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清白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 (TNF- a )水平比较: 见表3。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G±s)组别时间IL-6(ng/L)CRP(mg/ml)TNF-a (ng/L)观察组治疗前56. 42±7. 6522. 68 ±5. 1936. 76±5, 52(52 例)治疗后24. 68 ±5. 80\"10. 29 ±3. 78\"13. 02 ±4. 30*A对照组治疗前55.19±7. 5723.28 ±5. 2435. ±5. 56(52 例)治疗后33. 70 ±6. 49*15.04±4. 20*20. 43 ±4. 68*注:与治疗前比较.*P<0. 05;与对照组比较,hP<0. 05o 4体会CRF归属中医学“水肿”“溺毒”“肾风”“关格”等范
畴,乃本虚标实之证。正虚指病在脾肾,可合并他脏;邪 实则以水湿、痰浊、瘀血等内生为关键⑴。治以补肾健
脾、温阳利水、祛瘀泄浊之法。温脾泄浊汤方中,黄茂补 气升阳、益卫固表;茯苓、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菟丝子、
杜仲、枸杞补益肝肾;山萸肉、生地黄滋阴补肾;枳壳、竹 茹、苏叶清化湿浊;丹参、红花活血化瘀;车前草、积雪
草、慧改仁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大黄解毒活血、攻积导
滞合之,共奏温肾健脾、利水泄浊之效。本观察结果显 示,温脾泄浊汤治疗脾虚湿热型CRF疗效确切,并能降 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和临床症状.延
缓肾衰病程进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参考文献[1]周盛起,姜黎平.益肾健脾排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2
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 49(9) :6-7.收稿日期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