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它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深层次的更新,为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多媒体技术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交互功能,将多种媒体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用虚拟的形式,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一、 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抓住最佳时机,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在愉悦中索取。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学生读课文,想象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有些难度。若借助计算机设置课件:沿路溪流随着山势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在看那细细的孔隙,只容一只小船进出;内洞洞顶蜿蜒着一青一黄两条龙,又添上形状不同的石钟乳和石笋,更给双龙洞增添了神气的色彩。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课文有关知识景象组合在一起播放,创造了优美的学习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 化静为动,调动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的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桂林山水》一文时,为了做到文道统一,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意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进行充分的感受。首先根据文字描绘和南国水乡迷人的录象,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听着美妙的“漓江曲”,看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使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结
合起来。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强烈的美感教育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对劳动人民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三、 化难为易,提高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重点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那么,突破难点则市语文课取得成功的标志。难点是一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地方,单凭文字叙述学生很难理解。运用电教多媒体,就能形象具体地展现课文的外在和内在的联系,使学生从繁复的表象联系中更好地理清课文的必然联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在讲授《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学生对于课文难点:首都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自发来问总理送别时,无比悲痛的心情不容易理真正理解,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总理的离去会同时牵动着各行各业这么多人的心,他们不分行业、不分老少、不分性别、不顾寒冷,不约而同自发来为总理送别。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先用投影出示总理生前每天的工作量及睡眠时间等相关文字,然后用录象向学生展示总理生前为了新中国的富强是如何日理万机,呕心沥血;是如何与人民心心相印、血肉相连的,把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景中,亲身感受到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相信在帮助学生获得对总理伟大形象、崇高品格的感性认识后,学生是会被总理着崇高的人格所感染的,定会深深体会到首都各界人民为什么会不约而同来到长安街痛掉总理,送别总理,对总理的离去感到那样的沉痛。至此,课文的难点迎刃而解。
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把丰富的知识信息贯穿于直观的、生动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音像之中,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主动的学习,进而达到启迪思维,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所以,我们要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器”,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