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教育学考研模拟试题1

2010教育学考研模拟试题1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2010教育学考研模拟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布鲁纳  D.洛克

  2. 教育系统是因一定的教育目标,因一定的要素构成的组织形式,实现一定的教育功能的整体。教育系统的结构包括:组织结构、人员结构、人事结构和()

   A.活动结构 B.学习结构 C.教学结构 D.管理结构

  3. 看到了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看到了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所带来的社会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但对于经验、心理逻辑、实用性有所忽视。这反映的是( )

  A.学习者中心课程 B. 知识中心课程论

  C.社会中心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4. 下列属于筛选假设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迈克尔•史潘斯 B. 舒尔茨 C. 马歇尔 D. 亚当•斯密

  5. 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道尔顿制 B .兰贝制 C .特朗普制 D .文纳特卡制

  6. 教师社会地位的最直接表现是( )。

  A .教师的政治地位 B .教师的经济地位

  C .教师的职业权力 D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

  7. 教育落后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这是教育的( )

  A. 显性功能 B. 隐性功能 C. 正向功能 D. 负向功能

  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 陶冶教育发 B. 榜样示范法 C. 品德评价法 D. 实践锻炼法

  9.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 B .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法

  C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D .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

  10. 全民教育侧重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倾力于( )

  A. 非义务教育 B. 高等教育 C. 社会教育 D.继续教育

  11. 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

  A."以吏为师" B."以法为教"

  C."化性起伪" D."不言之教"

  12. 《师说》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

  A .韩愈 B .柳宗元 C .欧阳修 D .颜真卿

  13. 颜元晚年创立漳南书院采用分斋教学中,没有设立的斋舍是( )

  A.理学斋 B. 艺能斋 C. 治事斋 D. 帖括斋

  14. 国民时期,提出"小先生制"的教育家是( )

  A.蔡元培 B. 梁漱溟 C. 陶行知 D.黄炎培

  15. 教师作为职业在社会上出现,是在( )时代。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A .虞夏B .殷商C .西周D .春秋

  16. "监生历事"制度是( )确立的我国最早的教育实习制度。

  A .宋代B .元代C .明代D .清代

  17. 区第一所工、农、文、理、医、艺综合性的高等学校是( )

  A.陕北公学 B.延安大学

  C.华北联合大学 D.抗日军政大学

  18. 下列对于1922年"新学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922年颁布 B. 又称"壬戌学制"

  C.初级小学二年,高级小学四年 D.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19. 我国最早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教育本质及教育起源问题做出正确阐述的是( )。

  A .李大钊B .C .恽代英D .杨贤江

  20. 对于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以下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宗教方面的内容 B.不为中国学生开设外语课程

  C.西学也是教育内容之一 C.教会学校不设中国儒家经典的课程

  21. 狄尔泰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

  A.实验教育学派 B.文化教育学派

  C.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D. 传统教育学派

  22. 以下有关巴比伦学校教育正确的是( )

  A.教学方法简单,一般由教师现在潮湿的泥板上写上字,再由学生临摹。

  B.课程主要是抄写和背诵长串的单词或词组,包括文书,但不包括数学。

  C.教学内容重视语言,尤其书写能力。

  D.学校中纪律严格,常采用体罚。

  23. 以下( )不是1881年的费里教育法提出了教育原则?

  A. 义务性 B. 免费性 C. 世俗性 D. 宗教性

  24. 改造主义教育作为一个的教育思潮是在谁的努力下最终形成的( )

  A.布拉梅尔德 B.康茨 C.拉格 D.杜威

  25. ( )的教育学被认为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等。

  A .第斯多惠 B .装斯泰洛齐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26. 20 世纪80 年代英国把( )改革作为重点。

  A .初等教育B .中等教育C .高等教育D .职业教育

  27. 1876 年,( )建立。它以学术性研究为主,在美国首创研究生院。

  A .哥伦比亚大学B .耶鲁大学C .维廉---玛丽大学D .霍普金斯大学

  28. ( )在欧洲首创了中学的自由选修制度和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组织。

  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德国

  29. 古代希腊教育内容中的"五项竟技"包括:赛跑、跳跃、( )、掷铁饼和投标。

  A .游泳 B .射箭 C .摔跤 D .击剑

  30. 夸美纽斯认为运用( )原则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

  A .巩固性 B .循序渐进性 C .量力性 D .直观性

  31. 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核心问题是( )

  A.学生的智力开发

  B.教师的教学活动

  C.学生的学习活动

  D.学生的心理健康

  32. 研究发现,策略应用的有效性自我评价是策略训练成功的关键,这一结果的教学含义是 ( )

  A.策略训练应与反省认知训练相结合

  B.策略训练应与具体学科领域相结合

  C.策略训练应使学生感到愉快

  D.策略训练应与价值观教育同步进行

  33. 在巴浦洛夫的研究中,他先将灯光与食物反复配对,形成对灯光的唾液分泌,然后在无食物的情况下将铃声与灯光反复匹配,结果发现铃声也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唾液反应,这个过程叫做( )

  A.经典性条件作用 B.操作性条件作用

  C.恐惧性条件作用 D.高级条件作用

  34. 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动机过程不包括 ( )

  A.外部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他人强化

  35. 下列不属于学习认知理论的观点是:( )

  A.学习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的形成S-R反应的过程

  B.学习是主体主动的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C.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的过程

  D.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受习惯所支配

  36. 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该阶段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7. 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正确的陈述是( )。

  A .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 .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 .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 .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38. 下列不是学习现象的是( )。

  A .学生每天早上做广播操;B .成人每天浏览报纸;

  C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 .幼儿初入幼儿园怕生人,过几天就不怕了。

  39. 关于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高焦虑同高能力相结合会抑制学习;

  B.高焦虑同一般能力相结合会促进学习;

  C.不管学习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焦虑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D.难度大的学习,低焦虑效率好

  40. 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1. 根据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将教育调查法分为( )。

  A.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B.普遍调查和个案调查

  C.常模调查和比较调查D.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

  42. 下列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的是( )

  A.归纳分析 B.比较分析 C.数据描述 D.系统分析

  43. 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是( )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4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型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距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的关系的指标

  45. ( ) 是衡量被试实际水平的测验,将被试在测验上的分数与事先制定好的某种标准进行比较,看被试是否达到了目标规定的要求.

  A.常模参照测验 B.目标参照测验

  C.标准化测验 D.非标准化测验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46. 活动课程要优越于学科课程。

  47.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

  48. 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

  三、简答题:49~54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49. 简述筛选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意义

  50. 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和连贯性原则

  51. 简述"六三三学制"的主要特点

  52.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53.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54. 简述教育研究中控制无关变量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四、 分析论述题:55~57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5.试分析论述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

  56. 试述科举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57. 本题为必选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Ⅰ、试论述创造性及其培养问题。

  Ⅱ、一项研究课题是"当前大学生消费水平的研究",请您帮助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