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5年发展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机电与信息工程系创新发展专业,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来自企业一线,具有丰富的企业项目实战经验。在专业设置上紧抓时代脉搏,跟随前沿科技,以明天的主流技术培养当前学生,以职业化的要求锻炼学生。本次专业规划的宗旨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以专业课程建设为辅助”在三年内坚定不移的去实现。以下是我们指定本次专业的专业依据以及我们要培养的人才目标定位。
目前设置了立于科技和时代前沿的嵌入式技术、移动商务技术两个专业方向。 一、专业建设规划原则
(1)、以广东地区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提高本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
(2)、教育资源有限,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必须突出重点,坚持和发扬特色与优势。 (3)、以教学内涵建设为中心,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稳步成长的同时立足于时代前沿,新理论、新理念、新知识、新业务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专业建设内容与目标 1、专业招生规划
2011年,本专业计划招生的专业方向--嵌入式技术,目前招生44人。 2012年,本专业计划招生的专业方向新增--移动商务技术,计划总招生90人。 2、专业开设地点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3、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关键,必须要有一批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思想素质好,专业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
现有师资:现有专业教师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双师2人,讲师4人,本科学历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4人。
本专业师资建设的目标是:从2011年起,经过3年的努力,教师队伍数量上可达到10人。建设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德才兼备、实践经验较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教师的50%以上,经过5年的建设,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达50%以上。
4、教学条件建设
本专业的课程几乎全部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三个地方来完成,至目前为止多媒体教室能够满足,计算机房比较拥挤,实验室暂无。以当前的情况来看,实验室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本专业计划在2012年,申请并筹建嵌入式实验室,规模计划可以容纳30人同时实操练习,以满足教学和实训需要。 5、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课程与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保证,是整个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贯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必须,够用”的原则为指导,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形成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确定各课程应掌握的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必要衔接,制定各课程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与实验(实践)大纲,作为教材选用和编写的依据。
①课程建设的整体设计及思路
根据本专业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今后几年要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的整合, 参照多家院校或培训单位的的课程设置情况,来完善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的设置要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先后链接关系,课程中应掌握的必要的知识点,争取达到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相关课程之后,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具体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实验(实践)大纲等规范性教学文件以适应本专业培养计划要求。探索通过校企结合完成专业校外实训教学的形式,加大工学结合力度。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突出并加大课程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比例达到50%以上,真正地体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进一步完善和突出“双证书”教育模式,将职业资格等级技能鉴定融合到教学过程中, 不但可以刺激学生积极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而且增加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的应聘筹码。
②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的主要改革与创新
加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改革力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依靠学院现有设备与未来的发展规划,本专业计划建设精品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目前该门精品课程于2011年已申请并正在进行,计划在下一学年内完成。
6、办学机制建设
积极探索、实践校企互动双赢的办学机制,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结合。我专业在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方面已经初具规模,与增城、广州等地的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们将继续在校企合作上不断探索,譬如根据企业招聘中的岗位需求来完善专业设置,注重实践环节,掌握更多地时代前沿信息等等,来吸引更多企业来校考察建立合作关系,找出一条适合松田特色的办学道路。 三、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专业建设领导。
一是学校建立协调机构,统筹、整合我校相关学院有关学科及专业的教育资源,支持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二是学校资金投入要向本专业倾斜,确保必要的专业建设经费;三是高职学院要对专业实行直接领导和管理,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严格管理和定期检查,努力办出计算机应用专业专业教育的水平和特色;四是要加引导计算机应用专业主动服务社会,鼓励IT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院办学,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2、加快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1)成立专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
聘请2-4名副高职称以上的“双师型”教师或高级工程师或企业领导为专业顾问;每年一次或每学期一次,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审议修改教学计划,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校与企业无缝接轨。 (2)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
一是通过学校教务处的协调,统筹学校相关二级学院的教学资源,把优秀的教师派任为本专业的基础课教师、专业教师。
二是加大内培力度,积极鼓励和认真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并针对学历提升、教研科研成果、本行业不同技术资格认证或专业职称采取相应有效的激励措施(如费用报销、奖金、薪资提升等形式)。
三是制定优惠,采取有效措施,从行业招聘具有四年以上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从事教学工作。
四是聘请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尤其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学,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造就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