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句法里的歧义现象

句法里的歧义现象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句法里的歧义现象

一、 层次构造定义: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相同的词类序列,由于内部构造不同成,意思也就不同。

例如:我们两个人住一间房间。

对领导的批评意见。

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

二、 句法结构关系

定义:句法结构关系指的就是通常所说的主谓、述宾、述补、偏正等等结构关系。有的语法结构,在内部层次构造相同的情况下,既可以理解为甲类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乙类结构。

例如:出租汽车。出租汽车可以指一种事物(出租的汽车),也可以指一种行为(把汽车出租给别人)。在前一种意义上是偏正结构,在后一种意义上是述宾结构。许多双应音节动词加双音节名词构成的格式,都可能造成类似“出租汽车”这样的歧义结构。例如还有像研究方法、补充材料、翻译小说、学习文件、进口设备等等。

其它一些例子:

寄去了。

我拿来了。

我买的梨。

小张写的散文。

他送的蛋糕。

姐姐做的棉衣。

哥哥骑的摩托车。

王老师画的油画。

三、 语义结构关系

语义结构是指施事(即动作者)和行为动作、行为动作和受事(即受动者)、事物和性状等这样的语义关系。

例如“哥哥吃过了”和“苹果吃过了”,从句法结构关系来看。都是主谓关系。“哥哥”和“苹果”都是主语;但是从语义结构关系来看——“哥哥吃过了”,“哥哥”和“吃过了”之间是施事和动作的关系;“苹果吃过了”,“苹果”和“吃过了”之间则是受事和动作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结构关系,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试分析“鸡不吃了。”

“在火车上写标语。”

“鲁迅的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