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论文
一、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10年,世界电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通信特别是蜂窝小区的迅速发展,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设备的束缚、实现完整的个人移动性、可靠的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进入21世纪,移动通信将逐渐演变成深灰发展和进步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公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第一代(1G)和第二代 (2G),并将继续朝着第三代(3G)和(4G)的方向发展。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为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美国的AMPS(IS-54)和英国的TACS为代表,采用频分双工、频分多址制式。由于采用频分多址,信道利用率较低,因此通信容量有限;模拟通信,保密性较差;不能提供非通话的数据业务。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GSM和窄带CDMA为典型代表。采用了数字技术,多址方式由频分多址转向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技术,双工技术仍采用频分双工。典型的数字移动通信制式主要有泛欧的GSM 、美国的D-AMPS(IS-136)、日本的JDC (又称PDC)和窄带CDMA系统(IS-95)等。GSM、GPRS、EDGE系统均由移动台MS、基站子系统BSS、网络子系统NSS和操作子系统OSS四个部分组成。GSM系统为初始的第二代通信系统继GSM系统之后又出现了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GPRS系统,之后又发展出了统称为2.5G的EDGE的二代半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即IMT-2000,要能高速传输支持多媒体业务,在车速环境下144kb/s;步行环境384kb/s;室内环境2Mb/s 。目前有三大主流技术标准WCDMA 、
CDMA2000 和TD-SCDMA 。美国后来又提出了Wimax。中国提出的TD-SCDMA 采用了TDD 、智能天线和同步CDMA 技术,具有适合非对称数据传输、容量大、频段使用灵活等特点。
移动通信简称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及图像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基数产品。4G可以再DSL和有限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技术核心,OFDM技术的特点是网络结构高度可扩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和康多信道干扰能力,可以提供无线数据技术质量更高(速度高、时延小)的服务和更好的性能价格比,能为4G无线网提供更好的方案。4G会使移动通信向数据化、高速化、宽带化、频段更高化方向发展,移动数据、移动IP会成为未来移动网的主流业务。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和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更承载着人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期望。在城市,各类移动信息应用在交通调度、食品安全、医疗保健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让“无线城市”触手可及;在农村,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科学种植、远程管理和产品溯源等系统正在迅速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信息农村”指日可待。
移动互联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最基本的语音通讯到高速上网、手机支付乃至企业管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得以极大提升。作为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最具潜力的领域,物联网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由此也诞生了为数众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有电信运营商开发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出租车无线车辆调度解决方案;在移动支付领域,借助NFC(近场通信)技术,消费者只需要公交卡手机,就可以在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时可实
现“刷手机”买单。
事实上,上述案例仅仅是移动互联技术很小部分的应用,这一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移动办公、移动警务、移动工商、移动税务、移动、移动采编、销售管理、移动保险应用、智能公交、环保监控、智能抄表、平安校园、驻车监控、移动证券等多个领域。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的管理人员,都从中深刻地感受到了现代移动互联技术带来的巨大便利。
三、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思考
3.1 网络与业务分离
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演变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网业分离的趋势。下一代的网络技术将原本一体的承载和业务控制进行了分离。随着业务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多变化的发展,这种分离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伴随着业务的分离,企业运营模式、管制手段和产业链合作都需要创新。
3.2 行业融合是大势所趋
行业的融合,是通信行业在向社会各领域渗透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由于移动通信手段的采用使得原来的行业边界变得模糊:原本相互没有竞争的企业,现在开始产生竞争;原本采用不同技术的行业,技术也逐步趋同。目前发生融合的行业主要有广播电视网、通信网和互联网。总理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进程。
移动与固定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移动话音对固定话音的替代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我
国这种替代还在继续。随着移动资费的进一步下调,其方便、随时、随地的特性使得其相对于固定电话具有强大的优势。这种原本没有竞争关系的两类企业,由于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竞争,也是行业融合的一个表现。
3.3移动通信走向宽带化
信息通信宽带化已是未来通信发展的趋势,移动通信也不例外。当前,移动通信技术也在朝着宽带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作为今后人们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将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通信需求。移动通信在其中能够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将取决于移动通信的数据传送带宽、成本、质量以及它对环境和人造成的影响大小。数据通信和话音通信在移动的需求上有所不同。不能完全用移动对固定的替代来看待未来信息通信中二者的关系。在未来的数据通信中,手机终端的需求和电脑、电视等的需求是不同的。后者可能更多的还是一种在静止状态下摆脱有线的束缚成为无绳终端,对于移动的要求可能较小。因此,短距离大带宽的移动通信接入技术具有较强的需求。
3.4运营商如何定位
移动通信运营商从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得益,但逐渐走近的行业转型又将对运营商带来较大的影响。要保持企业在话音时代的增长势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的运营商应该居安思危,做好准备,迎接行业变革的到来。在话音时代,运营商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善优良的运营体系,培养起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企业的流程、支撑系统、渠道等都已非常高效和完备。但当他们面临数据业务的开发和推广及运营时,就会发现所需要的人员缺乏、整个体系不配套的问题。运营商在数据业务和信息服务领域内的工作进展并不理想。因此,运营商选择什么样的战略甚为重要。运营商擅长网络运营,在转型的战略面前,并不能丢掉网络这个“本”。运营商需要在保持自身原有的网络运营能力的基础上,培育新的核心竞
争力,提供移动信息服务。 业务分离面对传统的较为封闭的移动价值链,导致上层的应用开放遇到障碍。运营商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方面是创新与价值链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例如,制订对SP创新业务的激励办法,加大对SP的激励,较好地实现利益的分享;通过资助弱小但有好的创意的SP创业,加快开发新业务的速度。另一方面,运营商作为价值链的主导者,应该从数据业务开发和信息服务提供的角度打造客户品牌。通过清晰地界定客户的各种数据业务特性,塑造不同的品牌。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数据和信息服务,同时更有利于SP和终端设备商针对相应的品牌开发相应的产品和业务,从而激活价值链,达到协调一致。
10网工(二)班
姓名:杨倩倩
学号:100403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