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案例描述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签署协议,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其中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搜索门户在线拍卖业务,3721网络实名服务,媒介与广告销售,无线业务等,同时阿里巴巴还将获得雅虎领先全球的互联网品牌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及雅虎中国10一美元的投资。届时,雅虎将获得拥有阿里巴巴40%是我股份和35%的投票权,并购和剖的雅虎中国将全部交由阿里巴巴经营和管理。

一、

并购双方简介

阿里巴巴

企业间

全球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是全球首家拥有超过800万网商的电子商务网站遍布220各国家和地区连续5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被誉为与Yahoo、Amazon、eBay比肩的四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

雅虎中国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通讯、尚无及媒体公司在全球共有24个网站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克市在欧洲、亚太区、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国均设办事处。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不论在浏览量、网上广告家庭或商业用户接触面上都居于领导地位在全球消费品牌中位居第38位。

二、

并购动机

雅虎

雅虎中国当时已经进入了一个很严重的瓶颈期,在本地化的道路上步履艰难因此作为投资一方的软银公司本着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考虑自然希望能够将其优化整合。从雅虎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处理不了的中国业务盘出去正好有利于集中精力在其他市场竞争。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本身在国内的B2B领域是无可非议的老大,在业务上与雅虎无大冲突同时雅虎强大的搜索功能与国际背景还将对阿里巴巴的发展大有益处,因此进行内部处理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的动因:

一、是站在集团战略发展角度,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大国,使其在国内网络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将拓展到除了无线、游戏外的所有互联网领域。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阿里巴巴的B2B、C2C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即时通讯工具有雅虎通和淘宝网搜索是第二名,这时,挤进四大门户的行列也非难事,同时,以阿里巴巴积累的商务用户为基础,加上淘宝网用户群和雅虎中国以白领为主的受众群,若要发展广告业务,其竞争力已与很多门户网站不相上下;另外,有了流量基础,定位可以不再局限于电子商务。

二、是以综合性的互联网集团形态出现,走一条有核心技术的另类寡头之路。目前,美国互联网业的情况是eBay、Google与亚马逊等网站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而门户呈雅虎和MSN角逐的格局。而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后,中国互联网业将形成由寡头组成的第一集团:阿里巴巴、百度、盛大、新浪、TOM、网易、腾讯、搜狐。也就是说,中国互联网在经历并购、重组后将进入寡头垄断时代。按照我国的市场形态看,寡头都以综合性互联网集团的形态出现,在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对决,与美国的竞争方式有极大的不同。然而寡头太多、战线太长的结果很可能是寡头之间的整合,比如盛大与新浪。

三、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均有巨大融资需求从1999年以高盛为首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500万美元开始,2000年阿里巴巴从软银及其他公司再次筹集25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建立淘宝网后,2004年阿里巴巴再次从软银及其他公司募集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占6000万美元,而且软银此次投资以收购淘宝网股份为主,应该已绝对控股淘宝网。若高盛等风险投资机构以四倍溢价退出,可以计算出从1999年到2005年近7年的时间内,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实际募集资金为8700万美元,按平均每年烧钱1500万美元计算,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已经再次面临资金压力,急需进行第四次融资。因此,雅巴案发生的关键动因之一是阿里巴巴和淘宝网为求生存和发展有巨大的融资需求。 四、软银投资套现的压力是促成雅巴案的重要动力软银2003年度和2004年度均存在巨额亏损,为了保证2005年度赢利,并获取资金投资电信业,软银有套现的压力,通过雅巴案,在第一阶段完成后,软银投资套现3.6亿美元,加上软银将雅虎法国、雅虎德国、雅虎英国及雅虎韩国的股权转让给雅虎公司,软银公司再次套现近5亿美元,即在2005年财政年度,软银从雅虎公司获得8亿多美元的投资回报,保证实现软银2005年彻底扭亏为盈目标,因此,软银投资套现是促成雅巴案实现的因素之二。

国际背景

百度在美国上市股票表现抢眼之极中国概念在纳股再度成为助推力而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下一个极具潜力的网络企业不应忽略在合并案中雅虎只是以业务并入和现金入股的方式进入,并不影响阿里巴巴原有董事会的结构与权利分配。

三、并购类型和方式

形式可以有三种划分标准,首先,按照并购双方的行业关系,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第二,按照并购动机,可分为善意并购和恶意并购,第三,按照支付方式,可分为现金收购、换股方式收购和综合证券收购。

企业选择并购形式主要取决于并购动因,同时,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未来发展方向及目标企业的特点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就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而言,从行业隶属关系看,双方同属于网络行业,但业务重点不同,阿里巴巴从事电子商务,雅虎中国兼有搜索和门户,所以,属于一种纵向并购,同时,双方系经过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愿,故属于善意收购。在支付方式上,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进行了金额巨大的非货币性交易。一方面,阿里巴巴没有支付毫厘便换来了雅虎的10亿美元,其中包括2.5亿美元的现金、价值3.6亿美元的淘宝股票和未来有条件的3.9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另一方面,雅虎中国得到了阿里巴巴40%的股权和35%的投票权,又似乎是雅虎中国在并购阿里巴巴。实质上,是阿里巴巴以换股的形式收购了雅虎中国,改变了股东结构,以40%的股权换来了雅虎中国全部的资产,包括阿里巴巴的终极目标——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

四、并购结果及绩效

并购结果

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将集目前互联网领域所有当红的概念与业务于一身,包括电子商务、门户、搜索和即时通讯。虽然拥有了众多互联网的功能,但马云再三强调,阿里巴巴过去做的是电子商务,现在做的是电子商务,将来做的还是电子商务。而诚信、市场、支付和搜索是电子商务的四大基础,如今这四大基础阿里巴巴都具备了。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获阿里巴巴40%的经济利益和35%的投票权。阿里巴巴董事会变更阿里巴巴两位、雅虎一位、软银一位。

绩效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属于互补兼容模式。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市场已经成熟,并无更大发展空间。而雅虎中国单纯做门户和搜索,利润并不大。单纯通过并购雅虎中国,可以实现门户、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合作,门户和搜索提供访问量,而电子商务可以提供内容。取彼此之长,共同发展。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我觉得阿里巴巴收购雅虎的这个事件应该是成功。在此次的收购活动中,与传统收购又所不同,一般利益被侵犯的被收购方在这次中也借由公司股份的售出从而套现大量现金更加的实现资金的流动致使雅虎在被收购过程中也得到的股价的大幅上升。并在此同时也控股了阿里巴巴40%的股权,只花了仅仅10几亿美元赚的100亿港元。如此之高的收益不得不赞许下雅虎高管层的远瞩。收购方的阿里巴巴也借由控股雅虎中国使其在互联网行业的地位达到大幅提高。到达了双赢的结果。

五、并购后整合

其实,阿里巴巴并购案并非无忧。1、阿里巴巴换出股份的比例过大,在换股过程中,雅虎取得了相对的控制权。尽管阿里巴巴称不会有任何控股,但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

票的比例还是让人担忧。2、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不容小觑。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是两个的品牌,有着各自的品牌形象同时,雅虎中国体的3721公司在收购前与雅虎中国仍处于相对的地位。这样,如何准确区分品牌的不同定位,是对雅虎中国进行整合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这次收购后面临整合风险的症结所在。

六、案例分析与启示

首先,正确选择目标企业,关系到并购成本的高低、并购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与预期协同效应。阿里巴巴并购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而在国内现有市场上,雅虎中国在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地位和市场策略符合阿里巴巴购并要求。阿里巴巴需要搜索引擎,雅虎力图摆脱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千年老二地位,两者在市场定位和策略成功方面一拍即合,促成了这次收购。

其次,在选择并购形式时,要综合考虑并购动因、目标企业状况、并购整合后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等因素,并放在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的整个过程中来考查。阿里巴巴换股方式的成功运用,为其他企业并购提供了一个借鉴。

最后,并购中要强化风险意识,正视并购活动不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的可能性,以及因此对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所带来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