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借款协议签署与生效

借款协议签署与生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与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在成立和生效方面存在区别。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是诺成合同,即贷款人与借款人达成书面协议后,合同即成立且立即生效。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必须伴随实际的交付行为。换言之,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在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并从此时起生效。

法律分析

借款合同成立和生效要区分自然人之间借款和非自然人之间借款。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与金融机构作为主体的借款合同有所区别。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属于诺成合同,贷款人与借款人达成书面协议,借款合同即为成立,自成立时起生效。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必须要有实际的交付行为,即合同是在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自成立时起生效。

拓展延伸

借款协议的法律效力及违约责任

借款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签署和生效后,借款协议对借款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必须按照协议规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如果一方违约,即未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义务,可能会面临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可能包括支付违约金、承担逾期利息、赔偿损失等。根据协议的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违约方可能还需要承担法律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因此,在签署借款协议之前,各方应仔细阅读协议条款,并确保自己能够履行协议义务,以避免可能的违约责任。

结语

借款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对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和非自然人之间的借款有所区别。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属于诺成合同,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借款协议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对借款双方具有约束力。在签署借款协议之前,各方应仔细阅读条款,确保能够履行义务,以避免可能的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