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20xx年高考成绩让全校师生振奋,成功离不开全体高三老师的共同努力。学科不同,其制定的复习方略也各异。在高三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在学生普遍不重视的情形之下,在理科强大的攻势下,在语文学习时间少之又少的可怜情况下,制定行之有效地复习计划,使整个高三语文学习不至于混乱成了关键所在。回顾高三的复习情况,现总结如下,以资借鉴。

  一、团结协作,杜绝个人英雄主义

  20xx年高三语文备课组是个团结协作的集体,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全体高三语文教师精诚合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始终为高考冲刺时刻准备着。我想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制定计划,有条不紊开展复习

  在学期之初,备课组就制定了整个高考复习的计划:文言文(1~5册教材的整合、120个实词、尤其强调18个文言虚词的复习)→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语用题。其中语音、字形、成语题穿插在平时的专题复习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考冲刺阶段,在领导要求下备课制定的冲刺复习计划,使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在稳定中度过,这对稳定学生情绪,增强学生信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集体备课,教学资源共享

  加强了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每人负责一个考点的备课,强调“一人为主,多人着手,共同参与”的办法,各人准备教案、课件、试题。备课组活动每周两节,遇到什么问题时畅所欲言,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形成教学设计必须严格执行。

  现在我就以现代文的复习为例来说一说我们的具体做法:首先,把现代文阅读按高考考点分成理解语段在文中的作用、筛选与整合、把握文章思路、表达技巧和现代文阅读规范答题范式五大块;然后,经集体研讨确定重点、难点,再根据个人所长分配给五位老师去完成,其他两位老师做好协助工作;最后,形成教案、课件和试题。教案和课件下发给每一位老师,试题印发给学生。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教案和课件的'修改和教后设计上,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益。

  四、坚持不懈,注重基础的积累。

  我们是农村中学,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巩固基础加强积累很重要。为此,我们自始至终抓基础过关。

  一是坚持基础题训练。坚持每天一份基础题,即练即反馈即评讲,基本原则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解决的不讲,估计讲了也不能解决的带过。

  二是早抓积累。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把基本字音字形资料,常见常考成语,常用词辨析等材料,统一印发交到学生手上,规定所有同学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定期完成,定期检测。还编写了考纲要求的60篇古诗文背诵篇目原文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作为背读文本。我们早在暑假补课的时候就印发大纲要求掌握的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120个、虚词常见用法18个,见缝插针似的每天不断复习;在第二轮复习时,又要求学生把以前发过的试卷重新复习、过关考试,把这部分的知识做到彻底落实。作为复习的抓手,利用学习的间隙,有了充足的资源,早使学生心中有数,读文本成为我们学校提高语文成绩的一大法宝。

  五、多方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取人所长,补已之短。我们这一届从高一到高三一直坚持开展学生佳作展示,辅以老师的“下水作文”的引领。在每训练一次大作文之后,老师就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秀篇目稍作修改,使之不失去学生作文的本色,又在网上收集同类优秀作文,与老师的“下水作文”一起打印后,下发到整个年级的每一个学生的手里。这样就让写作能力稍差的同学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学习的榜样,明白写作不是一件难事,自已也会慢慢地学会写作。

  2、重读课文,挖掘素材。在进行人教版1~5册的分册整合复习时,把从教材中挖掘作文素材作为一个重点。教师分工合作先到网上查找每一课提炼出来的好素材印发给学生,再实战演练,运用这些素材和学生一起进行作文片段的写作练习。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又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在学生的习作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篇章,让他们运用手上的素材写作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关注热点,适时补充作文素材。

  热点问题虽然不会在大题目中出现,但对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扩充知识面,提升阅读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再说在日益枯燥的高三语文学习中适时补充一些新鲜血液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有诸多裨益。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痛苦过,兴奋过,紧张过,快乐过,但这只是阶段性的胜利,未来的路还很长。让我们又携起手来,踏上新的教育教学征程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