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寿安镇松华九年制学校
异质生阳光体育活动锻炼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为更好的帮助“学困生”、“异质生”得到体育锻炼,特制订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优生同等重要”和“教师不应该选择自己教育的学生,而应当创造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教育”这一正确观念。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学困生”、“异质生”转化工作,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困生”“异质生”情况分析
在体育教学方面“学困生”、“异质生”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是身体原因方面的,有的是身体素质、行为习惯方面等等,以及频繁的教师调动所引发的学生纪律涣散等多方面的问题,致使学生出现后进的表现。“学困生”、“异质生”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家庭、社会、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非智力因素又有无学习方法不得当导致的“学困生”和其他外因导致的“学困生”。对他们进行成因分类,以便于工作时有的放矢。
三、工作措施与方法
1、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异质生、学困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尊重信任,正面引导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他们,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培植自信心。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对“异质生”:要通过班主任、家长全面了解他们的个体情况,加强与他们的沟通,查找相关资料,科学合理的为他们制定锻炼办法,并指定专人进行指导与帮助,让他们享受到体育锻炼的阳光。
(2)让“学困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
(3)让“学困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集体中发挥作用。
3、激发个性、团结协作
用民主的作风进行管理,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体育学困生”,这是培养和增强他们自主性的关键;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最终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能引起焦虑,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其意志和毅力;而合作,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竞争与合作是激励学生发展的两种机制,它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应当鼓励“体育学困生”竞争、协作,放手让他们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成长。
4、创设情境,锻炼后进生的意志
针对学生不良行为,光靠说理还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应凭借一定的手段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宜的情境,如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该适当创设一些带有一定困难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
5、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体育学困生”良好行为习惯
“体育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体育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体育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7、贯彻“兴趣贯课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动的去体验,获取。对一些“体育学困生”,要给他们创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上有所思,有所情,有所收获,以情入境,真正从思维上参与,
从情感上参与。从而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变厌学为乐学。
8、降低标准、同等评优
在学习同一技术动作或课堂练习时,适当降低难度,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他们感到课有所练,练有所获。对此,教师应事先周密考虑,提出合理的练习的重量、高度、远度以及完成动作的标准。在分组教学时应尽量把他们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地把进步较快,成绩提高明显的,作为说服教育其他学生的依据,并令其帮助其他同学练习。在此情况下,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我也能完成”的信心,比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更具有说服力。
9、个别指导、优生帮促
教师针对“异质生、学困生”在素质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课后辅导或布置课外任务,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提高。是使他们树立信心,掌握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指导他们练习时,态度要亲切,指导要耐心,手段要多样,课上课下结合,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苦心,从而放下包袱,提高练习效果。另外、还可以指定体育骨干或技术较好的学生帮助他们,同学之间形成教与学、帮与带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消除他们在教师面前的羞怯与自卑,便于思想,投入练习。
四、主要工作安排:
1、进行日常关心和锻炼指导教育。
2、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进行心理沟通活动-----谈心。
3、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学习习惯不好,则常抓学生日常学习习惯等。
4、针对一部分家庭教育薄弱,进行专题家访活动。取得家庭的配合,达到家校合一,共同教育的目的。
蒲江县寿安镇松华XX年制学校
20__年_月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