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一年来,我校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注重渗透心理辅导,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课整合上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教育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开放式教学。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的40分钟生命得以增值。因此,我们的许多老师在备课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张有度、和谐自信的氛围中学习。比如三年级的闫在教《可能性》时,指导学生把身边的物品进行可能性抽取预测,从教室里摆放的物品到学生书包里的东西,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分得认认真真,不知不觉就将知识点掌握了。再如田老师在复习拼音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快乐的拼音家族》活动课,使学生在快乐的游园活动中巩固掌握了知识。

二、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改革教学方法

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思维的敏锐;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他们能够问倒老师,能够想到课本写不到的地方。这种创造思维正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新世纪的教育在悄悄发生变化,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的教师,在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同时,要注意向学生学习,把自己当做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做到“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所以,我们的老师们加强学习,更新观念,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教学改革。他们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和老师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自己上台当老师;敢和老师对话,敢挑老师的毛病,敢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我们为学生这种敢于超越教材和教师思维的方法喝彩,更为我们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赞叹。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倡导实践活动。

小学生也能做研究。各科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他们通过亲身实践,自主探索研究,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自然学科中,先后有200余篇学生科技小论文、科技创意、科幻画、科技征文获区级以上奖励,宫等同学的电子作品还荣获市级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们通过动脑、动手,合作探究做出了专题研究成果,特别是今年_月份,区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我校的段、任的精彩表现赢得了作课老师、领导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另外,各门学科的老师都引导学生,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开展实践活动。语文学科中,邢、徐、袁等老师还参加了区里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数学学科中,袁、闫、陈等老师也参加了区里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翟、任、段等老师也参加了区里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他们带动全校老师结合学校的心理辅导活动,开展学科活动课的探索,效果较明显。

在今后的学科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深化课程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20__年_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