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整体联动机制提高央行国库应急管理水平

构建整体联动机制提高央行国库应急管理水平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1期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No.1 Jan.20o8 总第127期 Journal of ABC Wuhan Training College Serial No.127 构建整体联动机制 提高央行国库应急管理水平 袁 翔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国库处,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 随着以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系统为主干的国库业务系统不断建设与发展,国库业 务对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依附程度越来越高,与之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建设之中。本文结合国库工作实 际,以应急机制为切入点,就如何有效处置国库业务系统灾难性事件和故障,提高国库应急处置与管理能力进行探 讨。 [关键词] 国库管理;应急机制;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17【2008)01-0049-02 随着国库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库业务对计算 全和完善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依附度越来越高,对信息安全保障 二是国库业务系统涉及面广,应急管理整体联动难 和故障、灾难恢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 度系数大。国库业务系统在纵向关联上,涉及总、分行、 来,国库业务系统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案例越来越多, 中支、支行四级机构;在横向关联上,涉及财政、税务、海 严重影响了国库业务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国库业务 关、商业银行、统计等单位;在人民银行内部,涉及到调 系统应急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国库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 统、会计结算、事后监督等部门。系统涉及面广,加之当 要工作,应引起各级国库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应急管 前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预案的缺陷,一旦出现突发事 理工作,提高应急响应、处理和故障恢复能力,确保国库 件和系统故障,响应效率必然偏低,应急处置效果难以 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最优。 一、健全和完善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是维护央行 三是国库业务系统多元化,应急处置复杂程度高。 国库业务安全运行的必然选择(一)国库职能决定了必 除国债收款单兑付管理系统采用p/s方式外,国库业务 须加强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建设的完善。 其他系统处于分散、相对的局面。点多必然带来处 国库管理的是财政资金,替财政理财管库,既 置的个性化;由于各省市区的财政的多样性,带来 要保证各级预算收入及时报解入库,又要确保财政资金 系统参数维护支持较为复杂,相比发达国家国库业务系 快捷准确拨付到位。一旦国库业务系统出现故障不能 统的统一性和兼容性,系统的多元化,必将带来应急管 及时恢复,将对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健全完善国库 理复杂程度高,风险难控制。 业务系统应急机制,不仅对国库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 二、国库业务系统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国库正进入 (一)应急预案体系还不够完善。 信息化加速推进、各项改革深化的高速时期,金融三乱、 一是各级国库的应急预案均设立了突发事件的预 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各种矛盾诱发的不确定事件频繁 警体系,但对于突发事件预测预警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 出现,决定了健全、完善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的重要 预警量化指标体系,不利于突发事件的防范和解决。二 性和迫切性。 是应急预案缺乏实用性。各级国库均制定了应急预案 (二)国库业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国库业务 或制度,但其中大多数预案是上级预案的翻版,与各地 系统应急机制建设亟须完善。 的实际结合不够,而且在预案建设上,基本上围绕本部 一是国库业务系统数量较多,应急统筹管理难操 门,缺乏跨行业、跨部门操作规程,从形式上看应急预案 作。目前,仅总行国库局统一开发的就有5—6个,而会 内容比较完整、要素齐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内容不够 计结算等部门最多只有1—2个业务系统。系统量多、 充实,措施不够具体,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不利于突发 相对分散,形成风险难控制、快速响应难度大,决定了健 事件的处理。 (二)应急管理结构存在缺陷。 一是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滞后于业务系统发展变 [收稿日期]2007__o1__o5 化,国库业务缺乏应急灾难备份系统。二是目前国库部 ・—-——4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门人员配备只能满足H常工作需要,一旦遇有突发事件 需要大范围手工处理账务,在不相容岗位平行兼岗等内 控制度的约束下,人力资源将面临捉襟见肘的局面。三 制,努力提高国库应变处置能力尤其要重视对影响业务 是手工核算处理机制缺乏载体,缺乏可操作性。国库资 金汇划渠道越来越依赖支付系统,国库业务系统面临的 风险面进一步集中,作为国库会计核算的最后保障方 式,原有手工核算账务中的账薄、凭证等已经停用或上 缴,未作应急储备,一旦系统出现重大灾难,手工核算因 介质缺乏将无法实施应急处置。 (三)应急演练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是演练时间难落实,效果难保证。由于应急处置 预案出台时间不长,国库部门因支付清算系统、国库业 务系统等预案复杂性较高,演练不够,而且重大自然灾 一不问断、社会稳定的非传统因素的研究和防范,如对横 向联网系统故障、支付清算渠道等,在制订预案时应有 所体现。四是对有关国库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应组织各方面力量反复调研、论证,制定时应充分 考虑人民银行内部部门和其他协作单位的承受能力,能 够尽快让广大员工和客户接受,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 化与人性化。 (二)在掌握信息的及时性上下功夫。 是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倾听基层干群呼 声。对反映的问题应认真调研,积极解决,切实维护国 一害或突发事件环境难以完全模拟。因此对处置应变的要 求有较大差距,定期组织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演练的要求 因种种原因难以落实;-是应急演练可操作性差。国库 业务系统演练,至少必须以中支为范围开展,在运行横 向联网系统的地区,还需要商业银行、财政、税务等部门 的配合,关联程度高,而应急演练制度没有把分级演练 与统一演练有机结合起来,演练缺乏具体性,应急演练 不足将直接影响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处置部门问的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当前,应急体系都是以各部门垂直方式,不能横向 及时有效调配资源,缺乏协调互补能力,各自为战,如需 要部门问协调推进的预案,往往存在协调难度高、处置 要求高、演练成本高等问题,缺乏一个有效的联动机制, 应急资源不能共享,应急处置协同能力差,保障能力低, 使得突发事件发生后系统恢复建设得不到及时响应和 有效处理。 库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二是切实加强信息报送工作, 尽早掌握动态信息,为顺利处置突发性事件取得主动, 赢得时问,将损失降到最小。三是把风险识别、突发事 件级次、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和报告时限等要素纳 入各类应急预案中,要求各级国库部门严格依照程序向 上级国库突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信息 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 措施等,杜绝出现迟报漏报情况。四是完善应急管理文 件档案资料库,收集汇编全年应急管理工作资料。 (三)在预案体系完善上下功夫。 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应急管理 工作指导意见》,以及有关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工作的精神,建立应急预案库,规范预案设计的框架结 构。一是通过完善预警机制,尽早识别危机,胸有成竹, 处变不惊,妥善应对,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仓促应战、盲 目应战、混乱应战等不良管理现象。二是注重应急预案 的质量,根据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发生各种突 发事件时,应急处置各成员部门的职责分工、人员调配、 (五)应急管理保障工作、技术装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国库业务系统应急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基层国库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应急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 性,重视不够。一是应急预防性检查工作不足,对应急 设备、系统的可用性检查工作重视不足,不能及时发现 全部隐患。二是应急处置后勤保障有待进一步改善。 虽然储备了部分应急处置物资,但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制 度,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三、进一步完善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的对策建议 各级国库在建立和完善业务系统应急机制方面作 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要妥善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 发生频率逐渐增高,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断暴露 的现状,还需在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的规范化、科学 性、掌握信息的及时性、预案体系完善、扩大参与度和提 高应急联动系统的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下功夫。 (一)在应急机制的科学性、规范化上下功夫。 是国库应急管理应充分体现建立规范化服务型 一应急处置办法、步骤和程序等内容,进一步细化应急预 案内容,使得应急预案更加完善、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 性。三是应急预案要考虑重要系统、风险优先,应突出 对重点部位、主要系统的安全保障,在人员组织、报告、 合作、技术支持、业务支持多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制定全 面、完善可行的应急措施。四是通过定期开展的预案演 练活动,注重发现预案不合理的内容和程序,充分运用 演练成果,完善应急处置方案,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方 案,增强其严密性、可操作性;提高应急体系各部门对系 统性应急处置的认识,增强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实 际应急处置能力。 (四)在扩大参与度上下功夫。 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和全局性工作,重点在于扩 容参与度。一是广泛宣传,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人民 银行员工的忧患意识、避险意识、防范意识、应急反应能 国库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规范、职责明确,统一 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依靠科 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平战结合、广泛参与的原则。 二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紧急处置机制、 善后协调机制、检查评估机制、物质保障机制、参与机 制、信息公开机制、专家咨询和学习培训机制等,全面提 高国库系统的抗灾和应对能力。三是切实加强对国库 应急管理的研究,构建咨询网络体系和形成专家咨询机 一力和自我救助能力。充分发挥应急组织作用,形成各部 门响应、全员参与的局面,化危机为转机。二是将应急 处置列入员工的岗位职责,督促全行员工充分掌握应急 处置要求、程序和职责,提高全体员工在面临灾难性事 件自救的意识和能力。三是设计完善应急管理联系表, 明确预案类型、已(拟)演练时间、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和 联络方式,特别是针对不同的应急管理范围,加强与金 融机构、财政、税务和海关等单位的联系,完善应急管理 的通讯及联络机制,确保及时应对、高效处置突发事件。 (编辑:吴敬文) 5O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