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内容总结)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内容总结)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第二章 人员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 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一、人员招募方法的选择 ※1.内部招聘

特点:内部招聘是指通过内部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等方法,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

储备中选拔合适的人员表补充到空缺或新增的岗位上去的活动。

优势:(1)准确性高 (2)适应较快 (3)激励性强 (4)费用较低 不足:(1)会在组织中造成矛盾,产生不利的影响 (2)容易造成“近亲繁殖” (3)有可能出现裙带关系,一方面损害了招聘的公平公正原则,另一方面也滋生了组织中“小

团体主义”,引发组织内的政治斗争,削弱了组织发展的动力。 (4)在培训上有时并不经济

(5)有可能产生把人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高层管理者年龄偏高,不利于冒险和创新 方法:(1)推荐法:在企业内部最常见的推荐法是主管推荐

(2)布告法:经常用于非管理人员的招聘,特别适合于普通职员的招聘 (3)档案法:从中了解员工在教育、培训、经验、技能、绩效等方面的信息

※2.外部招聘 优势:(1)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 (2)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 (3)起到树立形象的作用 不足:(1)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2)进入角色慢 (3)招募成本大

(4)决策风险大 (5)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方法:(1)发布广告:是单位从外部招聘人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有关键性问题:①广告媒体如何选择 ②广告内容如何设计)

(2)借助中介:①人才交流中心 ②招聘洽谈会 ③猎头公司:针对高级人才和尖端人才 (3)校园招聘:选拔工程、财务、会计、计算机、法律以及管理等领域专业化初级水平人员 (4)网络招聘:(优点:)①成本较低,方便快捷;选择的幅度大,涉及范围广 ②不受地点和时间的

③使应聘者的重要资料的存储、分类、处理和检索更加便捷和规范 (5)熟人推荐

3. 采用招聘洽谈会方式时应关注的问题

(1)了解招聘会的档次 (2)了解招聘会面对的对象 (3)注意招聘会的组织者 (4)注意招聘会的信息宣传。

4.采用校园上门招聘方式时应关注的问题(2015.11综合分析) (1)要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和规定 (2)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踩两只船或几只船的现象

(3)学生往往对走上社会的工作有不切实际的估计,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准确的评价 (4)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

5. 实施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的原则

(1)高级管理人才选拔应遵循内部优先原则

(2)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时,组织必须采取内外结合的人才选拔方式 (3)处于成长期的组织,应当广开外部渠道

6. 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

(1)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 (2)分析招聘人员的特点 (3)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 (4)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

7. 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论述题)

(1)准备展位 (2)准备资料和设备 (3)招聘人员的准备 (4)与协作方沟通联系 (5)招聘会的宣传工作 (6)招聘会后的工作

二、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

初选工作在费用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应聘者的初选工作应坚持面广的原则,争取让更多人参加复试。

1.笔试:通过测试应聘者的基础知识和素质能力的差异,判断该应聘者对招聘岗位的适应性。 提高笔试的有效性应注意的问题:(1)命题是否恰当 (2)确定评阅计分标准

(3)阅卷及成绩复核:关键要客观、公平、不徇私情

2.筛选简历的方法(案例分析) (1)分析简历结构

(2)审查简历的客观内容:简历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两部分:主观内容和客观内容。在筛选简历时注意力应放在客观内容上。客观内容主要分为:个人信息、受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和个人成绩四个方面。 (3)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和经验要求 (4)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 (5)对简历的整体印象 3.筛选申请表

三、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1.面试的目标

面试考官的目标:

(1)营造一种融洽的会谈气氛,使应聘者能够正常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

(2)让应聘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应聘单位的发展状况、应聘岗位的信息和相应的人力资源等 (3)了解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非智力素质 (4)决定应聘者是否通过本次面试等 应聘者的目标:

(1)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尽量展示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2)有充分的时间向面试考官说明自己具备的条件 (3)希望被理解、被尊重,并得到公平对待 (4)充分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 (5)决定是否愿意来该单位工作等

2.面试的基本程序(简答)

(1)面试前的准备阶段:确定面试目的、科学地设计面试问题,选择合适的面试类型,确定面试的时间和地点等,还要详细了解应聘者的资料。

(2)面试开始阶段:从应聘者可以预料到的问题开始发问。

(3)正式面试阶段:采用灵活的提问和多样化的形式,交流信息,进一步观察和了解应聘者。 (4)结束面试阶段:在面试结束前,应该给应聘者一个问问题的机会。

(5)面试评价阶段:面试结束后,应根据面试记录表对应聘人员进行评估。

①评语式评估:特点是对应聘者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的评价,能反映出每个应聘者的特征,但是应聘者之间不能进行横向比较。

②评分式评估:特点是对每个应聘者相同的方面进行比较。

※3. 面试的方法

(1)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

初步面试:用来增进双方相互了解;诊断面试:对初选合格的应聘者进行实际能力和潜力的测试 (2)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在面试前已经有一个固定的框架或问题清单,面试考官严格按照框架对每个应聘者分别进行相同的提问。

结构化面试的缺点是谈话方式过于程式化,难以随机应变,所收集的信息的范围受到。

※4.面试提问的技巧

面试问题的安排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熟悉后生疏,先具体后抽象,让应聘者逐渐适应、展开思路,并进入角色。

(1)开放式提问:分为无限开放式和有限开放式 (2)封闭式提问 (3)清单式提问 (4)假设式提问 (5)重复式提问 (6)确认式提问 (7)举例式提问

四、人员选拔的其他方法

心理测试是指在控制的情境下,向应试者提供一组标准化的刺激,以所引起的反应作为代表行为的样本,从而对其个人的行为作出评价的方法。 (1)人格测试 (2)兴趣测试

(3)能力测试:用于测定从事某项特殊工作所具备的某种潜在能力

※能力测试的内容一般分为:①普通能力倾向测试 ②特殊职业能力测试 ③心理运动机能测试 (4)情境模拟测试法

根据测试内容的不同分为:①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②组织能力测试 ③事务处理能力测试等

※2. 情境模拟测试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能力测试方法:

①公文处理模拟法 ②无领导小组讨论法 ③角色扮演法:用来测评被测者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3. 应用心理测试方法的基本要求(简答)

(1)要注意对应聘者的隐私加以保护 (2)要有严格的程序 (3)心理测试的结果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定依据

五、员工录用决策

1.人员录用的主要决策模式:(1)多重淘汰式:每种测试方法都是淘汰性的

(2)补偿式:不同测试的成绩可以互为补充 (3)结合式

2. 在作出最终录用决策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尽量使用全面衡量的方法 (2)减少作出录用决策的人员 (3)不能求全责备

第二节 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

一、招聘评估指标的统计分析(定量评估)

1. 招聘单位成本是招聘总成本与实际录用人数之比。

2. 招聘成本有以下不同的形式:

(1)招募成本 (2)选拔成本 (3)录用成本 (4)安置成本 (5)离职成本 (6)重置成本

3. 招聘成本效益评估指对招聘中的费用进行调查、核实,并对照预算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是鉴定招聘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4.成本效益评估:是对招聘成本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的分析。(计算) (1)总成本效益=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2)招募成本效益=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3)选拔成本效益=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4)录用成本效益=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

※6. 人员录用数量评估:

(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当招聘完成比大于等于 100%时,则说明在数量上完成或超额完成了招聘任务。 (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说明招募的效果,该比例越大,则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越好。

二、招聘活动过程的评估(定性评估)

※1.信度:主要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1)稳定系数:指用一种测试方法对一组应聘者在两个不同时间进行测试的结果的一致性。 (2)等值系数:指对同一应聘者使用两种对等、内容相当的测试其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3)内在一致性系数:把同一(组)应聘者进行的同一测试分为若干部分加以考察,各部分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2.效度:即有效性或精确性,是指实际测量到应聘者的有关特征与想要测的特征的符合程度。 (1)预测效度:指测试能预测将来行为有效性的程度。是考虑选拔方法是否有效的一个常用指标。 (2)内容效度:指测试方法能真正测定出想要测定的内容的程度。主要考虑所用的方法是否与想测试的特性有关。

(3)同侧效度:对现有员工实施某种测试,将结果与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考核进行比较,若两者相关系数很大,则说明此测试效度很高。这种测试效度的特点是省时。

※3.公平程度:反映的是测评题目对所有被测试者是否具有相同的难度。

4. 企业招聘人员主要有招募、甄选和录用三个基本环节组成。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一、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1. 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

(1)要素有用原理 (2)能位对应原理 (3)互补增值原理 (4)动态适应原理 (5)弹性冗余原理

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工作,一般可分为四个层级,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2.企业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有三个主要层次:一般分工、特殊分工、个别分工。 特殊分工是一般分工的再分解、再细化。

3.企业劳动协作

劳动协作分为两种:以简单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是简单协作;以细致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是复杂协作。 作业组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关系和协作形式。 车间是企业劳动协作的中间环节。

4.改进过细劳动分工的方法

(1)扩大业务法 (2)充实业务法 (3)工作连贯法 (4)轮换工作法

(5)小组工作法 (6)安排生产员工负担力所能及的维修工作 (7)个人包干负责

5. 企业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

(1)以人员为标准进行配置 (2)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 (3)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人员和岗位)

※6. 员工任务的指派方法:普遍采用匈牙利法。(2015.5、2016.11计算题)𝑃114—𝑃120

(员工数目与任务数目相等或不一致的情况都要了解熟悉。) 步骤:(1)列出矩阵 (2)行行约减 (3)列列约减 (4)“盖0”线

7. 加强现场管理的5S活动

(1)整理 (2)整顿 (3)清扫 (4)清洁 (5)素养

前三个S直接针对现场,后两个S则从规范化和人的素养高度巩固5S活动。

8.劳动环境优化的内容

(1)照明与色彩:选用适当的色彩,不仅可以调节人的情绪,还可降低人的疲劳程度。 (2)噪声 (3)温度和湿度:夏季当工作地点的温度高于35度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冬季室内温度低于5度时,应采取防寒保温措施。人体的舒服温度夏季为18~24℃,冬季为7~22℃。

(4)绿化:不仅能改善工厂的自然环境,还能为劳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优化起到辅助作用。

二、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 1. 工时制度可以分为三类:

(1)标准工时工作制。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2)综合工时工作制。即采用以周、月、季或年度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3)不定时工作制。

※2.工作轮班制:是作为企业工作时间组织的基本形式。 (1)两班制:每天分早、中两班组织生产,工人不上夜班。 (2)三班制:每天分早、中、夜三班组织生产。

①间断性三班制:公休日停止生产,全体员工休息,公休日后轮换班次。 ②连续性三班制:公休日也不间断,工人不能一起休息,只能组织轮休。 四班轮休制:即“四班三运转”,也称四三制。是以8天为一个循环期,组织4个轮班,每天

3个班生产,1个班轮休,两天一倒班。

(3)多班制

①四八交叉:指一昼夜24小时内组织4个班生产,每班工作 8 小时,前后两班之间的工作时间相互交叉。

②四六工作制:四班生产,每班六小时工作制。 ③五班轮休制:每工作10天轮休2天的轮班制度。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文化艺术,渊源流长。 我国最早的歌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例如传说中伏羲时的【网罟之歌】,诗经中的【关关雉鸠】,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我们华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京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京剧则是国之瑰宝,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亦是世界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你可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你可知道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饮酒抚琴的故事? 列宁曾经说过: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想,人类怎么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家,为什么对音乐如此痴狂?音乐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泰戈尔说:我举目漫望着各处,尽情的感受美的世界,在我视力所及的地方,充满了弥漫在天地之间的乐曲。 【二】

音乐,就是灵魂的漫步,是心事的诉说,是情愫的流淌,是生命在徜徉,它可以让寂寞绽放成一朵花,可以让时光婉约成一首诗,可以让岁月凝聚成一条河,流过山涧,流过小溪,流入你我的麦田……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曾被一首歌感动过,或为其旋律,或某句歌词,或没有缘由,只是感动,有的时候,我们喜欢一首歌,并不是这首歌有多么好听,歌词写的多么好,而是歌词写的像自己,我们开心的时候听的是音乐,伤心的时候,慢慢懂得了歌词,而真正打动你的不是歌词,而是在你的生命中,关于那首歌的故事……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段如烟的往事,不经阳光,不经雨露,任岁月的青苔覆盖,而突然间,在某个拐角,或者某间咖啡厅,你突然听到了一首歌,或是你熟悉的旋律,刹那间,你泪如雨下,即使你不愿意去回忆,可是瞬间便触碰了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荡起了心灵最深处的涟漪,这就是音乐的神奇,音乐的魅力! 【三】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人贝多芬,49岁时已经完全失聪,然而,他的成名曲【命运交响曲】却是震惊世界,震撼我们的心灵,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你能感受到生命的悲怆,岁月的波澜,和与命运的抗衡,这就是音乐赋予的力量!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一场艰难的跋涉,无论遇见怎样的风景,繁华过后,终归平淡,无论遇见还是告别,相聚亦是别离,我们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善待生命,善待自己…… 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音乐都是一段过往,不知哪首歌里写满了你的故事?哪段音乐有你最美的回忆?想念一个人的时候,是否在安静的夜晚?悲伤的时候,是否单曲循环?高兴时分,是否在音乐里手舞足蹈? 我喜欢音乐,没有任何理由,音乐是我灵魂的伴侣,是我生活的知己,它能懂我的喜,伴我的忧,伴随着淡淡的旋律,它便融入我的生命,浸透我的灵魂。 我喜欢音乐,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还能丰富我的生活,给我带来创作灵感,一首歌,或一句歌词,都是我写作的素材,都是我灵感的源泉,它犹如涓涓细流,汩汩流淌,令我思绪翩翩,令我意象浓浓…… 当我忧伤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漫步,当我快乐的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起舞,当我迷茫困惑的时候,唯有音乐,才是我最好的陪伴…… 【四】 红尘喧嚣,世事沧桑,三千烟火,韶光迷离,我们在尘世间行走,凡尘琐事总会困扰于心,我已经习惯了,将浅浅的心事蕴藏在文字里,将淡淡的忧伤释怀在音乐中,委婉的旋律,环绕于耳,凄美的歌词,萦绕于心, 当我累了,倦了,我只想置身于音乐的海洋,忘记凡尘,忘记喧嚣,安静的去听一首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