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保护视力的按摩方法范例

保护视力的按摩方法范例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保护视力的按摩方法范文1

【关键词】视力低下 中学生 成因 预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2015)06-0167-01

视力低下,又称为视力不良或视力低常,指裸眼远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对2014年对营口市15383名在中校学生的视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中学生整体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2.8%,初中、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9.1%和78.4%,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8.4%,女生为77.3%;初中学生女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3.6%,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8%;高中学生女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82.7%,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3.9%。总体视力低下构成轻、中、重比例分别占8.4%,24.7%,66.9%。高中视力低下率高于初中,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初、高中视力低下均以重度为主,因此,中学生近视防治工作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一、中学生视力低下的成因

1.与遗传因素有关

现在很多的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代与子代可以在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导致了遗传的复杂性。。

2.与环境因素有关

(1)中学生在校与在家时间占据了绝大多数,而且室内的时间更是占主要的,室内的过分洁白墙壁会反射大量光线,刺伤学生的眼睛,洁白的书页过度反射光线也是造成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有的教室、自习室、书房内的照明达不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学生的课桌椅高度不符合学生身高坐高要求,很多学校的桌椅的高度虽然是可以调整的,但是通常还是按统一的高度使用,并未按学生的坐高进行调整。

3.与用眼卫生有关

学生在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如看书时眼睛与书本距离太近,有的学生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躺在床上看书。看书写字间过长,看电视过度,长时间玩手机、上网、玩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未按定时间、规范动作做眼保健操。即使出现了视力低下变化明显时,未能及时就医。佩戴不合格近视镜、角膜塑型镜、眼镜、美瞳产品等,都会有可能造成视力低下。

4.与体内微量元素有关

微量元素锌、硒、钼、钙和磷等的缺乏可导致视力低下、视觉神经的敏感度降低、增加视神经疲劳等。

二、中学生视力低下的预防

保护中学生视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多种方式并重的工作,主要可以从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每一个学生配备适合学生的身坐高的桌椅,学习场所照明达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教室内日光灯的平均照度达到300LX,教室黑板的照度要达到500LX。教室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坐位。在家的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最好为25~40瓦之间。

2.注意用眼卫生

(1)保持正确读写姿势。阅读时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看书或边走边看。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5厘米左右,阅读写字连续40分钟应休息,不能过多地沉溺于手机、游戏机、电视之中。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三米以上距离,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

(2)坚持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保护眼睛的自我按摩法。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眶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眼内的过渡充血,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实践表明,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具有一定的意义。每天可做数次,在学习中间的休息时间对眼睛进行自我保健的一种有效途径。还要增强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提高体质、增强眼调节力。

3.注意饮食习惯

保护视力的按摩方法范文2

1 学生眼保健操的兴起和推广

眼保健操属我国首创,是为了预防学生近视、保护学生视力,由我国眼科专家挖掘祖国医学宝库总结创造的眼部运动项目。据历史资料记载和咨询眼科权威专家,可以认为眼保健操最初始于1963年,由北京医学院体育教研室刘世铭主任所创。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医生和教育局领导以其为蓝本,新出了8节眼保健操。为了让眼保健操更易于掌握,1972年,眼科专家们对其进行了简化,改编后的操由上海市眼病防治所编排,1982年由教育部等十部委向全国推广,一直延续至今。

;从1961年起在学校蹲点研究,逐渐提高浓缩为4节(按揉上眶角,挤按睛明穴,按揉四白穴,按揉太阳穴轮刮眼眶),并且要求做操时要明确穴位固定解剖部位,闭眼避免发生意外。在手法上从安全着眼以平揉为主,充分利用手指罗纹面。做完后再向窗外看远片刻,使眼睛充分得到休息。为提高操练质量,每个教师应充分认识眼操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亲自体验手法、节次、轻重缓急。一些对眼保健操的效果观察,所用的也都是上海眼病防治所编的4节眼保健操[3,4]。

2 学生眼保健操作用机理的探讨

眼保健操是根据推拿原理、经络穴位,结合医疗体育综合而成的一套操练程序[2]。它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和皮肤、肌肉来达到通经络、养气血、消疲劳的目的,进而保护视力。用于学校课间操,它对不同学生对象的作用不同[5]:① 对视力正常者能起到缓解调节疲劳作用;② 对轻度视力不良有逐步缓解调节紧张和增进视力的效用;③ 对假性近视已恢复正常的,具有巩固效果。

;但已发表的文献,却为探讨眼保健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依据。

2.1 眼保健操对学生视力的保护作用

多数研究者认为,学生坚持认真地做眼保健操,对减缓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和提高视力的效果是显著的。吴正兰[4]曾对253名初一学生进行了为期2年的对照研究。实验组进行深入宣传辅导、严格要求、纠正做眼保健操时的错误动作,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每次10 min,假期内嘱学生自做,近视者要求晚上睡前加做1次。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2年后双眼视力累计提高者分别为13.39%和47.62%,说明认真、正确、持久才能使眼保健操充分显效。全州高中卫生室[3]利用2年多的时间,对高、初中4个毕业班学生348只眼睛的观察方法与吴正兰类似,观察班要求有班主任督促,校医经常下班辅导,取穴正确,穴位上要以有酸胀麻或微痛感,同时要求学生每天利用中午和傍晚各远眺20 min。。齐建华[6]则通过3年在幼儿园的观察研究,发现105名4~7岁儿童中,视力为0.1~0.8的比例由17.5%下降到5.4%,视力≥0.9的儿童由75.5%提高到94.3%,但由于儿童正处于视力快速发育期,眼保健操实际发挥的作用程度可能要低一些。也有极少观点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以735名10~17岁做眼保健操学生为实验组,以未做眼保健操的198名学生为对照组,1年后检测视力及屈光度发现,多项结果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研究者认为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提高视力尚无可支持的依据,但却不失为缓解视疲劳的、有积极意义的课间休息办法[7]。

2.2 眼保健操的理论机制

钟润先[8]等采用一系列较为客观的指标,肯定了眼保健操的眼保健效果。研究者采用血流图仪、红外热象仪、阿菲莫夫表和schiotz氏眼压计等仪器对眼保健操的生理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研究。523人的血流图仪测定结果显示,眼保健操前后波幅(代表眼周围血流充盈程度)增高者占84.13%,不变者占6.69%,减低者占9.18%。证明了眼保健操可使眼局部血流量增加,血循环改善,从而解除眼睛疲劳。而且发现年龄越小、年级越低、近视度数越浅者,眼保健操效果越好。右眼的效果好于左眼,认为是右手较灵活,动作较为准确有力所致,从而提示穴位准确和动作认真与否,都会直接影响眼保健操的效果。53名学生的红外热象仪测定结果显示,眼保健操后明区增加了10倍,暗区显著减少;12人做了阅读1 h后和眼保健操前后的显像对照,结果阅读前15人均显像较暗,阅读后有3人明显变暗2人转为明区,再经眼保健操后,则明区增加较多。95名学生的红外热象仪点温度检查资料显示,眼保健操后91.38%的学生点温度有增高现象。红外热象仪测定结果与血流图仪结果相似,因为血流量的多少显然是决定局部温度与显像明暗的重要因素之一。阿菲莫夫表测定则于上下午课前课后、眼保健操前后以及眼保健操时间不做操改为静坐的前后进行,结果表明眼保健操有解除视疲劳的作用。眼压的测量则在读写1 h前后,做操前后及分别望远5 min后进行,结果显示,读写1 h后平均眼压增高0.60 mmHg,眼操后平均减低1.67 mmHg;读写1 h后平均眼压增高0.18 mmHg,望远5 min后,平均减压2.57 mmHg。眼压测量结果证实了近业操作(包括读书写字)可使眼压微量增高的推断;并证实了眼保健操及望远可产生降低眼压,调节眼内压平衡作用的效应。此外,研究者还对做眼保健操前后的平均视力和做操后前方深度进行了测量,发现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设有对照组、通过相关仪器采用客观指标评价眼保健操作用的研究,说明当时眼科学术界已经考虑到了对眼保健操科学性的验证,这对于进一步研究近视形成机制及近视眼防治措施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客观资料。

3 影响学生眼保健操效果的原因分析

眼保健操适合群防群治的特点,使其迅速得到推广。 2008年教育部新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强调,将每天2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并明确指出了校医、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在执行制度中的职责。但现实中学校在贯彻眼保健操制度时仍存在诸多问题,使得眼保健操的防近效果打了折扣。以校医为主体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等纷纷撰写文章,指出症结所在[9~23],存在问题可概括为:按摩穴位找不准、推拿手法不准确、力度不适当、不符合节拍、做操前不洗手。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3.1 穴位、按摩方法不正确

眼保健操的原理为传统中医的穴位按摩,这就需要掌握较为专业的穴位知识、按摩力度、推拿手法等等。而在学校,具体负责眼保健操教学的往往是体育老师或卫生老师,多数未经任何专门训练,只能按图示来做,很难教透,因此容易造成年龄尚小的学生们对眼保健操技能掌握的先天不足。陈婉娟等[9]的调查发现,学校认为眼保健操做得最好的班级中,眼保健操穴位错误率中学组为13.27%,小学组为16.67%;而随机抽查的对照组班级,中学组穴位错误率为21.39%,小学组为30.03%。这也间接说明,只要加强培训,学生还是能掌握按摩技巧的。安淑惠[10]对1 939名3~5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做眼保健操的穴位正确率为60.10%。熊日强等[11]对1 662名小学生、1 458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做眼保健操时不知如何查找穴位者小学生为95.85%,初中生为90.40%;不知操作力度者小学生为97.11%,初中生为94.24%;不知揉、按、挤、刮等基本手法者小学生为91.94%,初中生为82.85%,这种情况自然不能使眼保健操起到保护视力的效果。。

3.2 没有长期坚持认真做操

眼保健操是一种微弱的穴位刺激,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效果。一些学生和家长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便丧失了积极性,不重视平时眼保健操的操练,做操时思想不集中,敷衍了事,表现为不正确找穴位、不正确按揉、不跟拍等。据广东的一项调查,有90%的学生不愿意做眼保健操[13]。而浙江的一项调查表明,有95.78%的家长认为眼保健操效果不好[14]。

3.3 教师辅导和督促不到位

要使学生长年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要对学生反复强调做操的作用和目的,在自己熟通穴位和手法的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辅导检查,纠正不正确的手法,并督促学生注意手部卫生,做到做操前洗手。但这些工作很不到位,个别教师甚至经常占用眼保健操的时间讲课或布置作业。

3.4 眼保健操本身的问题

40多年来,眼保健操的内容、播放音乐等形式均未作任何修订或更新,长年做同一种操法,自然容易使人产生厌烦情绪。徐春[15]曾经观察了105名视力低下的学生,发现做操不认真的占63.8%。

有些研究者认为,应该重新审视眼保健操的课间安排时段,改上课前做为下课前做,使之后的10 min课间自由活动时间能为眼睛的保健调理过程提供充分的时间[16];同时还提议眼保健操最好经常更新,从动作到乐曲都应有所改变[17]。

4 改良或新型学生眼保健操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多位研究者提出了改良的或新型的眼保健操,如 “运动性眼保健操”[24]、以华佗五禽戏为依据的“新编眼保健操”[25]、“穴位按摩操”[26]、“双眼合像法”[27]、“气功按摩法”[28]、“易筋经眼保健操”[29]、“主动型眼保健操”[30]、“6节眼保健操”[31]、“理视健眼操”[32]、“视觉眼保健操”[33]以及北京市2008年推行的“修订版眼保健操”[34]等。其中的亮点包括:改眼球被动运动为主动运动(包括开目状态和闭目状态),或将眼球主动运动与穴位按摩结合起来,或与体育结合让肢体带动眼球运动,或在传统眼保健操中加入“远眺”、“捏耳垂”、“脚抓地”等新内容。。

4.1 理视健眼操

该操的要点是“不动手,只动眼球”,通过“眼观六路”、“眼球环转”、“闭眼睁眼”动作来平衡眼部各项功能,学生版时长约5 min。该课题组进行了10余年的研究,包括:① 自体对照研究[32,35~37]。观察视力的变化、眼血流的变化、近视学生屈光度的变化;② 与现行眼保健操对照研究[38~42]。采用多普勒观察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比较2种眼操对近视增长率控制的效果,并观察与儿童沙眼、结膜炎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理视健眼操对青少年视力、屈光度、眼动脉血流状态等的改善情况与现行眼保健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加深,延缓近视眼轴延长有效。专家认为可争取成为保护视力的补充方法[43]。

4.2 视觉眼保健操

该操的要点是“动手又动眼球”,眼球随着手指的运动方向转动,时长亦为5 min。在试点的3所小学共有1 458名学生改做视觉眼保健操,其中1所小学的学生试做8 d后,视力提高率达80.5%。与理视健眼操一致的是,也强调了手不接触眼睛,避免了做操时眼睛受污染的可能性。但未检索到正式学术文献。

4.3 2008年修订版眼保健操

该操则是在原来北京的5节眼保健操中,取消了“挤按睛明穴”和“干洗脸”2节,将“按揉太阳穴及轮刮眼眶”改为“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增加了“按压头部督脉穴”和“按揉耳垂眼穴及脚趾抓地”,总时长仍为5 min。因时间较短,目前尚无相关文献可查,只是新闻有所述及[34]。取消“挤按睛明穴”是因为此穴位距眼球太近,中小学生课间双手的卫生很难保证,手上细菌易污染眼睛;“按揉耳垂眼穴及脚趾抓地”的中医原理则是通过对头部、脚趾等局部穴位的刺激,增加全身血液循环,疏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调节眼部的目的。另一方面,“脚趾抓地”也使学生们感到“有意思”。修订版眼保健操在300名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试用,效果评估结果可取。

5 建议

几十年来,学生眼保健操在保护学生视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学生用眼时间逐渐增加,睡眠、锻炼、望远和看绿色的时间逐渐减少,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这种种影响因素使得学生的近视眼率不断上升[44],尤其是学生单纯性近视眼不断增加[45]。在这样新的历史背景下,对作为“预防近视、保护视力”重要措施推广的现行眼保健操,也需要重新全面认识。

在眼保健操研究及推广方面,改良或新型眼保健操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后续该领域研究具有很多借鉴意义,但还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如理视健眼操会出现学生眼睛睁着眼珠不动的问题,视觉眼保健操需要比教室更为宽阔的场地,也会出现学生手划动而眼不动的问题,修订版眼保健操的“脚趾抓地”也可能变为“脚拍地”等等,而这些可能较穴位按摩操更难监督。对这类改良或新型眼保健操的效果还需要进行科学的验证。总之,新的科学的眼保健操推出,应需要一定的周期。无论是对传统眼保健操的评估或改良研究,还是开发新型眼保健操研究,都应秉着随机、对照、盲法、前瞻性的基本原则,更多地结合一些客观的评价指标,以缜密的逻辑、严格的方案设计进行,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证据。此外,改良或新型眼保健操的推广,建议按论证―试点―总结―推广的流程,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综合考虑,采取适宜方案在面上推广。

学生近视眼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其中学生眼保健操作为有效手段之一,要结合目前全市开展的学生眼保健档案建立和分档防治工作积极试点,抓紧评估。

6 参考文献

[1]廖文科.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385-387.

[2]钟润先,施人瑞.眼保健操的研究.青少年近视眼防治,1980,1:12.

[3]全州高中卫生室.眼保健操对保护中学生视力效果的初步观察[J].体育科技,1983,3:43-47.

[4]吴正兰.眼保健操对防治青少年近视的观察[J].中国校医,1988,2(1):41-42.

[5]王怡然.眼保健操对防治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效果初步观察[J].青少年近视眼防治,1980,1:19.

[6]齐建华.眼保健操防治幼儿近视效果观察[J].实用眼科杂志,1991,9(12):760.

[7]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第二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成都,1979:263.

[8]钟润先,施人瑞,黄玲雄,等.对眼保健操科学性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J].青少年视力保护,1982,2:9-15.

[9]陈婉娟,杜亚平.长宁区中小学生眼保健操调查与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4,15(3):184.

[10]安淑惠.城区小学生眼保健操情况调查[J].中国校医, 2003,17(5):456.

[11]熊日强,.学生眼保健操操作不规范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1,22(6):566.[12]许雪亮,王成业.眼保健操致角膜圆锥样改变2例[J].眼科新进展,1991,11(3):62-63.

[13]九成学生不愿做眼保健操[EB/OL]. .

[34]眼保健操36年后改版[EB/OL]..

[35]雷文生,李美红.眼球主动运动对眼压影响及其效应利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9(15):2609-2610.

[36]雷建明.(理视)眼保健操前后彩色多普勒观察眼球血流动力学改变[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6):446-447.

[37]陈方红,李美红,蓝文胜,等.正常眼与近视眼的眼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比较[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999,1(2):120.

[38]李美红,潘丽萍,雷建明.理视健眼操与现行健眼操视力保健效果的差异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38-39.

[39]李美红,潘丽萍,雷建明.理视健眼操预防和控制初中学生近视的应用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4,25(6):740-741.

[40]李美红,任志华,雷文生,等.2种眼操与儿童眼结膜感染的相关性观察[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3):22.

[41]王萍, 姚兴家,白英龙,等.理视健眼操与眼保健操预防近视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学校卫生, 2002,23(6):500-501.

[42]韦凛,梁文,张淑先.两种眼操防近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 22 (5):954.

[43]汪芳润,尹忠贵.近视•近视眼•近视眼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51-252.

[44]吴昌凡,何明光,曾骏文.儿童青少年近视危险因素研究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79-881.

保护视力的按摩方法范文3

眼保健操是怎么来的?

资料显示,眼保健操是1963年由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体育教研室主任刘世铭自创的,当时有8节。1972年,为了让眼保健操更容易掌握,眼科专家们对其进行了简化并做了部分改动。在北京,1976年,专家们又开始为眼保健操拍挂图、灌唱片。

后来,曾有过一次改版试点——推行2008版眼保健操,当时给出的理由是,青少年体质发生了一些改变,导致近视的原因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新版的眼保健操从四节变为五节,甚至有脚趾抓地这样特殊的形式。不过,这个版本只是试点,没有在全国全面推广。

可以预防青少年近视

“有关‘眼保健操无用’的说法并不正确。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眼保健操通过按摩天应穴、晴明穴和四白穴等穴位,通经活络、改善眼部及眼周围循环,对缓解视力疲劳是十分有帮助的。”据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按摩技师袁敏哲介绍,青少年近视主要是由于睫状肌紧张或痉挛引起。眼保健操通过局部取穴进行按摩,改善了眼部血液循环,使得眼睫状肌得到放松,缓解了视疲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近视眼也起到了预防的作用。长期坚持做,对孩子的眼睛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眼保健操不会导致红眼病

。袁医生认为,用脏手接触眼球属于不良的卫生习惯,这与眼保健操本身没有关系,所以这种质疑有些过头了。红眼病的主要传染方式之一是接触传染。眼保健操按摩的部位是眼周皮肤,且做操时眼睛是闭着的,手并不会直接接触到眼球,所以,说做眼保健操导致红眼病,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是做操的过程中眼睛睁开,而且脏手触碰到了眼球。袁医生提示,做眼保健操之前,要检查双手是否干净,脸上、眼角是否有灰尘。最好是用湿巾擦拭一下,保证灰尘、细菌不会进入眼睛,引发感染。

找准穴位,规范做操

袁医生指出,做操时穴位准确与否、力度是否合适、按摩时间能否保证,确实对眼保健操的实际效果有直接影响。正确做眼保健操的方法应该是:由轻到重、均匀用力、柔和渗透。袁医生在此为眼保健操做了穴位解说。

第一节:揉天应穴。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按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其他四指散开弯曲如弓状,支在前额上,按揉面不要大。天应穴:又名不定穴。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

第二节:挤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睛明穴:内眼角上方,眼眶骨边缘凹陷处。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靠近鼻翼两侧,大拇指支撑在下腭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在面颊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四白穴:双眼平视前方时,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

第四节:按太阳穴、轮刮眼眶。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按住太阳穴,以左右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轮刮眼眶上下一圈,上侧从眉头开始,到眉梢为止,下面从内眼角起至外眼角止,先上后下,轮刮上下一圈。太阳穴:在外眼角与眉梢之间向后大约一寸的地方。

保护视力的按摩方法范文4

人眼的构造精细而复杂,而孩子的眼睛更加娇嫩、脆弱,且处于视觉发育的重要阶段。爸爸妈妈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的一些特点,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从小爱护眼睛的意识和习惯。若孩子眼睛出现异常,父母也能及早发现,引导孩子纠正过来。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特点

有的父母面对孩子被诊断为“屈光不正”有些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呢?人眼的屈光状态分为远视眼、正视眼和近视眼。正视眼是指没有屈光度数的眼睛,不需外物辅助调节就能看清楚5米或5米以外的物体。通俗地讲,正视眼就是无远视、近视、散光,即常说的好眼睛。屈光不正则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等。

孩子出生后,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屈光状态从远视逐渐向正视发展,这是一个“正视化”的动态过程。若不注意保护视力,甚至会朝近视发展。孩子一般在5~6岁时视力发育接近成人。

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视力

年 龄

(月龄)

2~3个月

6~7个月

10~12个月

2~3岁

4~5岁

6岁

及以上

视力

0.01~0.02

0.05左右

0.08-0.25

0.5~0.6

0.8~1.0

1.0及以上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孩子视力发育的3个显著特点:

孩子的视力不是从小就完美的。儿童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育成熟,达到成人水平。所以,父母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视力的好坏,否则,就会把孩子各年龄段正常的视力误以为弱视。

学龄前儿童大多存在生理性远视。如果孩子没有出现视力下降或斜视等情况,远视度数在相应年龄段的正常范围内(3~4岁远视≤200度,4~5岁远视≤150度,6~8岁远视≤100度),父母不用过分担心,这是孩子眼睛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Tips 孩子多大会看视力表?

一般3岁及以上的孩子,经父母或老师的教认,大多能辨认“E”视力表。父母也可买一张标准的“E”视力表,挂在家里光线充足的墙上,让孩子识别。检查时,务必让孩子交替遮盖眼睛,不可双眼同时看,以防单眼弱视被漏检。此外,父母可每半年至一年带孩子到眼科复查一次,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视力发育。

孩子的眼睛有很强的可塑性。学龄前儿童处于视觉功能发育的敏感期,若出现异常,父母能及早发现,引起重视,大多不会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好在大部分幼儿园每年都会对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发现视力异常的小朋友,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父母切勿听信能对孩子视力恢复有奇效的药物广告。如果经医院散瞳验光确诊为屈光不正,眼睛度数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佩戴合适的眼镜则是治疗的基础。如果诊断为弱视,还需进行相应的弱视治疗。若延误治疗(如超过10岁),易导致终生视力低下,会缺乏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和精细的立体视觉。

重要提示:父母若发现孩子看东西时很费劲(如喜欢凑近看、眯眼看、歪着头看、不能稳定地注视、眼球会抖动),甚至出现眼斜;或眼酸、眼红、眼胀;或孩子因难以判断物体的距离感,导致走路易跌倒等异常情况,则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

保护视力,6件父母需关心的事

1.教孩子日常所需物品的正确用法和禁忌,预防眼外伤。例如,筷子不能拿来玩;手握笔、尺、剪刀、树枝等带尖角的物品时不能跑来跑去,特别是用剪刀时,家长应在一旁指导和监督;若带孩子去医院打针或家中有老人输液,告诉孩子不能拿针头玩耍等。此外,父母需将家里的洗涤用品、各类喷雾剂等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2.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玩具和游戏。父母为孩子选玩具时,需避免挑选带激光的玩具,还有一些会闪光的玩具也要少玩或将它的闪光关闭;避免选择弹弓、子弹、飞镖等投掷性的玩具等。

3.帮孩子改掉用手揉眼的坏习惯。孩子用手揉眼睛,很容易把手上的病菌带到眼里,导致眼睛发炎,还可能把粘在手上的灰尘、沙子、木屑、小虫子等异物带入眼睛,损伤眼结膜、眼角膜。父母需让孩子认识到揉眼的危害,告诉孩子早晚都要认真洗脸,眼部的分泌物和眼睛周围得到定期清洁就不会常痒,可避免或减少揉眼睛的动作。

4.吃对了,对视力也有帮助。人眼需要较多的叶黄素,这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为类胡萝卜素家族的一员。但它是人体无法制造的,须靠外部摄入。因此,日常饮食中可给孩子补充一些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玉米、菠菜、甘蓝菜、西兰花、南瓜、西红柿、胡萝卜、芒果、猕猴桃、葡萄、橙子、蛋黄等。其实,只要孩子不挑食,营养均衡,一般都能满足视力发育对营养素的需求。

5.户外活动是防治视疲劳的好方法。孩子出生后,视功能是在自然光线等的刺激下发育成熟的。良好的视觉刺激是视觉发育的重要条件。当前很多父母都特别忙,但还是建议每周带孩子到大自然活动,增加接触广阔视野的机会。亲近自然,可以帮孩子的眼睛正常发育。需注意的是,父母应告诉孩子不要直视太阳。若在冬季的雪地里玩,阳光中的紫外线在积雪上的反射量增强,会对眼角膜造成损伤,可以戴深色的太阳镜来防护。

Tips 当孩子长大一些,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活动。因为当眼球追随目标时,在眼部肌肉的协同作用下,可以促进眼球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眼部新陈代谢。

6.眨眼、远眺、闭目、转头、热敷,“小动作”不能少。正常人数秒钟就会眨一次眼,每次眨眼会使泪膜(由眼部分泌的水质、脂质、黏液组成)均匀覆盖于眼球表面,保持眼球湿润。若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使眨眼次数减少,易引起眼干、眼红、酸涩,看东西模糊。且屏幕发出的光线中含有大量蓝光,会伤害眼睛。另外,孩子在阅读、弹琴等近距离用眼时,眼睛也往往高度紧张,此时为了能看清楚,人眼会自动调节,这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睫状肌痉挛,而闪烁的荧屏刺激眼睛容易使眼疲劳、酸胀,甚至头痛,引起近视。

而适当地眨眼、远眺、闭目、转头,若条件允许可用温热的湿毛巾轻敷一下双眼,这些小小的动作能让眼睛得到休息,促进眼泪分泌,缓解干燥、酸涩的症状,还能起到按摩放松的效果。和孩子一起试试吧,让眼睛休息一下!

保护视力的按摩方法范文5

今天我就从中医理论出发,向那些整天被酒精、尼古丁、辐射线笼罩下的男士们介绍一些非常简单的保健方法,身体还是要靠自己照顾的。

酒桌男可以试试葛花

每天少量的饮酒对身体有好处,但每次都喝高就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对消化道、肝脏的损伤尤为严重,长期如此,会大大增加患上肝硬化和脂肪肝的可能性。

专家推荐:保护肝脏的最好办法就是戒酒,不过,如果喝醉了,我推荐拿葛花泡茶喝。葛花就是葛根的花。它具有醒酒的功效,拿来泡茶可以解酒,医院、药店都有售。

想要在平时护肝,可以试试白茶和枸杞茶,白和枸杞都有清肝保肝的作用。佛手花和玫瑰花则能疏肝理气,拿来泡茶喝也不错。此外,酒桌男平时一定要多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比如橙子、橘子等,维生素B能保护消化系统,也可以多补充些,饮食要注意避免食用大鱼大肉,这些东西太油,容易伤肝。

老烟除了伤肺还会引发心血管病

抽烟对肺造成伤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香烟中的有害物质被血液吸收后,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当然,抽烟的人还会经常咳嗽,这是因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污染了口腔和咽喉部位。所以,烟男们,还是赶快戒烟吧。

专家推荐:保护咽喉,很多人第一个联想到的一定是胖大海,其实胖大海只有润喉的作用,我向大家推荐的是罗汉果,将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罗汉果用小锤子敲碎,分成八等份,每一份当作是一天的茶叶量,用水泡着喝,直到没有味道为止。罗汉果的味道又苦又甜,不太好喝,但它有很好的清咽利喉的功效,在一般的药店就能买到,大概三四元一颗。

百合、萝卜汤、川贝冰糖蒸梨和白果等能止咳化痰,是不错的养肺食物,不妨试试。

游戏狂人别忽视“久坐伤肝”

每天窝在电脑前疯狂通关的男人,和长时间开车的有车一族,都存在用眼过度、久坐不动的情况。别以为每天对着电脑,伤害得只是眼睛,中医有这么一个说法:“久视伤肝”,“久坐伤骨”,针对这样的男士,我还是要先讲一句老话:多运动,多锻炼。

保护视力的按摩方法范文6

【关键词】

两种术式;闭角型;青光眼;意义



在眼科疾病中眼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极为常见及多发病[1],本病多是因为虹膜增厚、变形而导致眼小梁网被堵塞,使虹膜与小梁网发生粘连,瞳孔阻滞,房水受阻,房角关闭后引起的眼压升高的一种青光眼, 所以高眼压是其主要特征[2]。青光眼患者有发生失明的危险,为了挽救患者残余视力,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3]。目前,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最经典而常用的手术为小梁切除术[4]。但目前很多医院开展超声乳化技术,该技术具有微创等特点。本研究应用两种手术方式来证实超声乳化技术越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本院眼科住院的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左眼30例,右眼25例、双眼15例)(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75例(左眼25例,右眼25例、双眼25例)(采用超声乳化治疗),其中青光眼病史25年,平均2年,男80例;女70例,年龄35~78岁,平均452岁,眼压3467±986 kPa,术前视力为254±009。所有患者均经彩超、眼压、视力、视野、前房角检查明确诊断,在局麻下接受手术,合并白内障患者35例。排除原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合并慢性泪囊炎、急性角、结膜炎症等,暂不能手术者及青光眼晚期或绝对期病例,控制好后在行手术,所有患者术前未行任何治疗,两组年龄、性别、患病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术前静脉注射20%甘露醇,匹罗卡品滴眼,噻吗心安口服使眼压下降,术前应尽量将控制眼压与正常水平,不散不缩瞳孔,滴激素类滴眼液。待角膜恢复透明后,行房角检查。对照组患者均采用眼小梁切除术,球后阻滞麻醉,颞下方切口,长约1 cm角膜穿刺后缝上直肌牵引线牵引牵拉球结膜向瞳孔侧后,行3 mm左右平均的四边形切口切除角巩膜深层组织于瞳孔侧,周边部分虹膜一并切除后按摩角膜,恢复虹膜。观察组采用超生乳化技术,球后阻滞麻醉后爱尔凯因滴眼,开睑器开睑,眼球于水平位,固定上直肌,剪开上方球结膜,在患眼右侧上方行宽25 mm巩膜切口,烧灼巩膜止血,局部作虹膜根部切除,超声时间平均1 min,超声能量平均45%,周边部分虹膜残留用灌注系统自动吸出,恢复虹膜。两组术后全身应用给予抗生素、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局部给予滴眼液滴眼。对照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视力、视野水平变化及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13 青光眼疗效标准 痊愈:眼压控制,视功能未减退或稍有减退;有效:眼压在加用药物后可控制;显效:眼压在加用药物后可基本控制;无效:眼压即使在加用药物后也不能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力、视野水平变化比较,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见表2。

2 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在我国发病率占青光眼总的发病率的70%左右[5]。是由于眼虹膜根部变形、前移使周边虹膜堵塞眼小梁网,造成周边虹膜与小梁网严重粘连,瞳孔阻滞,房水循环受阻,房角关闭的眼压升高的一种青光眼[6]。目前,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多机制的降眼压药物来降眼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相应的手术治疗,在所有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中眼小梁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手术[6]。其机理是通过引流作用使眼压下降,达到保护视力目的[7]。但眼小梁手术创伤较大,易造成术后浅前房、角膜水肿、虹膜前粘连或后粘连等等不良并发症的出现,使眼内组织结构异常影响视功能[8]。近年来微创手术逐步开展,本研究应用两种方法比较证实两组患者手术前眼压、视力、视野水平比较(t=312、345、401,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手术后眼压、视力、视野水平比较(t=562、485、498,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χ2=501、532、432、42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证实超声乳化技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前房稳定、减轻了术后炎性反应,减少了手术对房角的直接损伤及低眼压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术后发生周边虹膜前粘连的可能性降低[9];同时,手术使前房角的舒展和张开作用优异,可在术后数年明显降低术眼的眼压,是临床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有效方法[10]。

参 考 文 献

[1]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4.

[2] 陈虹,张舒心,齐越眼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619.

[3] A Levene On the histological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malignant glaucoma J ClinPathol, 2009, 33(2):101124.

[4] 刘莛,贺翔鸽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性治疗研究进展重庆医学,2004,33(3):470.

[5] 莫杏君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探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12(3):142144.

[6] 孙叙清,张磊,杜刚,等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预防和处理国际眼科杂志,2004,4(4):24.

[7] 王玉元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5253.

[8] 张群,左炜,蔡晓华,等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及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临床眼科杂志,2004,12:3283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