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女王”谈励志]心灵鸡汤经典语录励志
“你是哪种情况?害怕当众讲话,害怕做决定,害怕与人亲近,害怕孤独?” 这是苏珊・杰弗斯那部独树一帜的励志书《感到害怕但还是要做》的卷首语。该书出版于1987年,向读者展示了如何把内心的恐惧转化成信心和行动。
热情、睿智的杰弗斯是一位心理学博士,她60多岁,帮助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们克服恐惧,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使“爱”持续一生
杰弗斯最近的一本书名为《感受恐惧,让自信持久的指南》。内容包括:沟通技巧、创造信任以及长期保持爱情的秘密。它解释了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如何培养自爱的心灵以及如何使爱持续一生。 “通常我们对爱持有一些错误的看法。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坠入爱河就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自己的意中人。但是,那不是爱,只是着迷,是不会持久的。在两年之内,这种迷恋就会逐渐消失,然后你就必须做出选择:是结束关系还是把它变成真正的爱。”
“通常我们不明白真正的爱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创造这种爱。相反,我们指责、批评和抱怨:‘这是你的错,如果你不这样做,一切都会顺顺当当,我就会很快乐。’但依照我的生活经验,这是不可行的。” 杰弗斯说:“我想要赋予人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用信心、力量和爱去克服恐惧。” 经历改变人生
杰弗斯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16岁就嫁为人妇,二十出头生了两个孩子。“当时我很年轻,行事愚蠢。”她说,“我认为一旦步人婚姻殿堂,就会从此过上幸福生活。我那时没有意识到婚姻需要付出努力。因此,尽管我的丈夫是一个非常好的男人,但渐渐地愤怒和憎恨悄然进入我的家庭,他为我所做的任何事都不再打动我。”
杰弗斯早就意识到待在家里做全职妈妈的生活不适合她,于是她打破20世纪60年代的常规,在23岁的时候去大学念书,并在1970年拿到了博士学位。一年后,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纽约的流动医院里担任执行院长,向这座城市的最贫穷的人提供帮助和医疗咨询。然后,她与丈夫结束了16年的婚姻生活。但生活仍然不顺心。“我厌倦了照镜子时看到自己哭得红肿的眼睛,我意识到必须更好地生活下去、于是我决定继续学习。”
杰弗斯解释说:“总而言之,如果你想拥有爱,就要付出爱。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难题、挑战和不和谐,从而让自己变成付出更多爱的人。”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感到沮丧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拿起放大镜,放大我们伴侣的缺点。但是,如果我们拿起放大镜照自己,就会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我的大部分时间就是这样做的,因为我学会不是单纯关注别人那里发生了什么,而是要关注自己内心是怎么想的。” 她认为如果你的伴侣动辙对你拳打脚踢,污言秽语,或者酗酒吸毒,你就没必要去弥合这种关系,而应该勇敢地走出家门。我们也应该有所行动。“离婚之所以成为我生命中最有价值的经历,就是因为它送我踏上了一条新的道路,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目前,杰弗斯的作品已经在lOO多个国家出版并畅销。 成功源于自强
杰弗斯说:“我辞掉了流动医院的职务,专心写《感到害怕但还是要做》,但写好后却很难发表。”她收到了一封又一封的退稿信,她清楚记得最糟糕的那封退稿信写着:“这本书即使是裸体美女骑车沿街派送都会无人问津的。”
“但是我仍然咬牙坚持下去,因为我认为,如果我可以帮助一些人,这样做就是值得的。而今,我收到世界各地的人们写来的信,有人对我说:“你的书拯救了我的生命。这让我感到欣喜异常。” “一些人也许认为,写书挣的钱给我带来的快乐超过书迷们写给我的信件。他们错了。真正的快乐几乎与金钱无关,它来自于如何过
上自强自信的生活。”
已年过花甲的杰弗斯目前仍有新的写作计划,下一本书的书名已确定为《要励志,就要兴趣化》。
“励志做事的人是有福的,不要使他再求别的福分。”杰弗斯说,“当一个人全神贯注于励志做事的时候,他的身心就会进入一种真正的励志状态。”
杰弗斯认为,什么事都尽量往好处想,绝不能钻牛角尖,“我们可以制造情绪,或者引导情绪,但不能被情绪牵着走。亚里士多德有句话说:‘你如果不能改变事实,就不如改变想法。”
杰弗斯为什么准备要写《要励志,就要兴趣化》这本书呢?她说:“人生在世,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在你励志时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赚钱也不例外,而且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每天乐此不疲,这样至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当然,励志做事也应是健康的,否则,即使是事业成功人士,也常常听到他们叹息自己成功背后的苦恼,就是自己不得不应付繁忙的公务,或不得不周旋于社交场合,或为了应酬不得不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或碍于情面,不得不做有违心愿的事。
不过,有时候我们经常摇摆于情感与理性之间,有时当我们的情绪走向极端的时候,理智往往无法控制它;当我们情绪比较平和的时候,理智可以很轻易地驾驭它。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记住一点:虽然情绪不能立刻控制理智,但是学会了健康励志的人就能够支配自己行动。
杰弗斯说:“过去励志做事觉得非常愉快的人并不多,因为每个人对励志做事的好恶不同。菲力有一句话说:“必须天天对做事产生新的兴趣。”他所指的就是励志做事要健康化、兴趣化。人生并不长,因此最好尽量选择适合你感兴趣的事务,你就不会觉得太辛苦。” 有些人对励志类书籍是否真的有用提出质疑。针对于此,杰弗斯说“许多人不懂什么是自助,他们认为就是发展自我或者变得更为自私。但是恰恰相反,你越快乐越自信,就越能够去付出。这就是每个
人心灵成长与健康的生命意义――对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 现在,杰弗斯还是一位广受欢迎的演说家,她经常在国际上多家电台和电视台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