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解析EMA平均算法

解析EMA平均算法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解析EMA平均算法 ——样本权重分析

前文已大体分析了MA、EMA、SMA、DMA四种平均算法,为了指标计算分析的需要,本文专对EMA平均法进行进一步解析。 EMA,它是指数平滑平均,它的公式表达是:当周期样本平均值=平滑系数*(当周期样本值-上周期样本平均值)+上周期样本平均值;平滑系数=2/(统计周期+1)。

所以,它在计算平均值时,考虑了前一周期的平均值,平滑系数是定的,它是利用当周期的样本值与上一周期的平均值的差,再考虑平滑系数,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所以也有叫异同平均的。

由于迭代的关系,EMA平均算法实际与所有样本值相关(但距离越久的样本权重越低,直至趋近于0);相比之下,MA算法,只与统计周期内的样本相关,统计周期之前的样本对当前平均值没有影响,这是两种平均算法的重要区别。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周期的EMA平均值与被平均样本值(取样的差异并不影响本文的讨论,这里仅以CLOSE为例,也可以取其他值的)的关系,我们把EMA进行推导分解,解析各样本的权重。

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设定某股上市以来有效周期总数为s,各周期平均值为Yi(i为从1到s的整数,下同),各周期收盘价为Ci,统计周期为n,则平滑系数为2/(1+n),设定A=2/(1+n),则当周期平均值Ys为:

Ys=A*Cs+(1-A)Ys-1,展开Ys-1,得到:

Ys=A*Cs+(1-A)*A*Cs-1+(1-A)2*Ys-2,展开Ys-2,得到: Ys=A*Cs+(1-A)*A*Cs-1+(1-A)2*A*Cs-2+(1-A)3*Ys-3, ……依此类推,得到:

Ys=A*Cs+(1-A)*A*Cs-1+(1-A)2*A*Cs-2+(1-A)3*A*Cs-3+…+(1-A)s-2*A*C2+(1-A)s-1*C1;

看得出,Ys是由所有各周期的收盘价乘以一个系数后求和得到,这个系数就是各周期收盘价在EMA均值中所占的权重,我们姑且把这个系数称为配比系数p,继而,对于当周期平均值Ys而言,第i(这里,i为2到s的整数)周期收盘价Ci的配比系数p为:

pi=(1-A)s-i*A; 而p1=(1-A)s-1。

这个系数的计算相当繁复,好在得益于软件的帮助,只要参数已定,我们可以轻松的得到这个系数列表。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s的值,它随着交易延续而不断增大。这个问题其实不用担心,就我们常用的统计周期而言,随着s增大,那些时间久远的价格所对应

的配比系数微乎其微,取s=500,就已经远远超出我们所需要的精度了。

鉴于配比系数是一个递减的序列,距离当下越近的周期,系数越大,那么,我们可以换一个更实用的表达方式,用j表示C距离当前周期的周期数,那么设j=0,1,2,3……s-2,则配比系数可以表达为:

Pj=(1-A)j*A; Ps-1=(1-A)。

至此,样本权重的表达式就推导出来了,在本文结束前,举个简单例子作为说明:

当取n=9时,则A=2/10=0.2,那么最近10个周期的权重分别为:

0.2000000000000000 0.1600000000000000 0.1280000000000000 0.1024000000000000 0.0819200000000000 0.0655360000000000 0.0524288000000000 0.0419430400000000 0.0335544320000000 0.0268435456000000

可以看到,各周期权重由近及远,从0.2开始,以0.8的速度递减,前推到第9周期,已经降到小于0.027了,更早的周期,其权重继续依次递减,直到趋近于0。

OK,至此,EMA的解析应该算很清楚了,足以打消一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了,至于具体应用,各位看官自可各显神通,当然,也欢迎前来拍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