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讨

高职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讨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l52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3年第6期 高职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讨 张雷红 王文明 康大力 汪小根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用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进行零对接的一个必经阶 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保证学生顶 岗实习达到预期效果,高职院校必须要建立科学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本文拟从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管理 方法及效果等方面来探讨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职顸岗实习 管理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 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坚 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 展的道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作为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顶岗实习作为 1 顶岗实习意义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极 为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校实习和就业 之间的桥梁,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延伸。顶岗实习以 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体 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和综合职业技能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引。学生通过 顶岗实习,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 际工作中,能锻炼自己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 的能力。顶岗实习既能为学生毕业进人社会积累 实际工作经验,提供社会锻炼的机会,提升学校人 才培养质量,又能为企业用人储备人才。 高职教育一个重要环节,其所起作用至关重要。顶 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基本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 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 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 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 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 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 。顶岗实习能够培养和提 升学生就业能力、新环境适应性及增强岗位体验, 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 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 2顶岗实习管理出现的问题 2.1 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顶岗实习学生分散到不同企业,由于地域分 门重要课程,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作用。高职 院校人才培养多采用的是“2+1”模式,即前两年以 学校学习为主,学生在教室、实训室、仿真实训车 间学习专业所需要的理论和技能,最后一年在真 实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实习,完成顶岗实 习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近一年的实习,各方面能力 有了很大提升,多数学生经过实习能够完成 工作任务,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部分优秀学 散,每个实习企业学生人数偏少,使得很多学校顶 岗实习管理不到位,浮于表面。走过场,实践教学 活动中重要环节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有些学校实 习管理制度泛泛而谈,针对性不强,培养计划过于 简单空洞,不具操作性,实习方式也不够具体,使 得实习计划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无法达到培养 学生的目标。 生还能够成为部门经理,或成为团队技术骨干。要 保证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学校、学生、企 业、家长等多方面协调配合。因此,学校要制订科 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探讨更加灵活实用的管理模 式 这对学生完成近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至关重 要 2.2企业与学校管理脱节 实习企业通过来校招聘、人才市场或企业发 招聘通知等形式招收学生。校企通常会签订顶岗 实习协议,规范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 但学 校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每个实习企业,而 ・实践教学・ 企业以营利为主。有时会忽视在岗实习生的培养。 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导致了学校与企业沟通较 少,出现了企业管理和学校管理脱节现象,使得学 生实习处于“放羊”状态。 2.3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 学生对顶岗实习认识不足,受外界影响比较 大,自我管理能力欠佳。尽管离校前学校对学生进 行了实习前教育,但学生进入实习岗位后仍然会 有很多问题,如不能严格遵守实习单位工作纪律, 工作态度不够认真,沟通技巧欠缺等。角色转变会 带来心理上的问题,学生在实习前对工作过高憧 憬,当看到实习单位条件与自己想象差距很大时, 会产生失落、厌倦情绪。同学之间也会存在攀比心 理。当了解到其他同学工作环境比自己好或工资 待遇比较高时,学生会出现不满情绪,经常会出现 离职或转岗现象。顶岗实习中,学生对学校管理基 本是应付,到时间上交相关资料。指导教师通过网 络、电话和学生沟通,仅能起到督促和提醒的作 用,不能解决学生深层次问题。 2.4实习指导教师管理不到位 多数高职院校指导教师由任课教师担任。学 校没有配备专门顶岗实习专业指导教师。任课教 师除了完成繁重教学任务外,还面临科研等压力。 顶岗实习指导工作难度大,头绪多,工作量大,教 师很难做到对每位学生指导到位。并且指导工作 对教师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够明显,做和不做指导 教师一个样,干好和干坏一个样。这使得指导教师 参与顶岗实习积极性不高,无法也不愿意投入大 量时间和精力完成指导工作。另外,部分指导教师 由于企业工作经验少,缺乏足够指导能力,使得其 对实习指导疲于应付。 3顶岗实习创新管理模式的建立 3.1 国家应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顶岗实习制度是保证实习学生权益,调 动实习企业积极性的必要措施。国家应通过立 法,对进入社会顶岗实习学生的人身、应有权利 进行保护。企业通过招收学生,一方面为学校解 决了出口问题,另一方面为社会培养了人才,国 家应对接收实习生并能有效培养的企业给予政 策上扶持和倾斜,以调动企业积极性。健全法律 法规对学生、学校、用人单位都能有很好的保护 作用。 153 3.2学校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与校内培养模式不同的教学活动。2012年 11月,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 规定(试行)》明确指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期间, 学校应“明确管理顶岗实习的工作机构,校长是学 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责任重大, 因此,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可行的管理制度是必须 的。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学校需制订实习指导 教师管理制度、实习生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 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实习考核也应注重过 程管理.企业考核、学校考核同时进行,分占不同 比例。企业考核可以参照正式员工的考核标准,如 纪律情况、工作态度、技能熟练程度、团队协作等。 学校考核可以根据学生实习月报、实习周记、实习 总结等。实习结束后,学校应派专人负责听取实习 企业意见和建议,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及人才培 养计划,使顶岗实习更加规范切实可行。 3.3学校企业共同建立完善管理体系 学生顶岗实习全部是在企业进行,实习企业 积极参与对学生培养至关重要。为了调动企业主 动参与实习学生管理.部门应对接收顶岗实 习学生的企业给予上的扶持。以调动企业参 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学校也要与信誉好、管理规 范、专业对口的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并对实习 企业给予技术、人才或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3.4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 学校是通过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紧密联 系的。“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要求:实习指导教 师全程跟踪指导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指导 教师在学生进入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实习前培训, 介绍实习期间应该注意问题,上交资料等。指导教 师可以通过学院毕业实习管理平台在网上指导学 生。各管理部门也能实时通过网络对教师指导情 况进行监控,这杜绝了教师及学生迟交资料的情 况,同时能及时发现有异常现象的学生.出现问题 后能够得到及时解决。毕业顶岗实习作为一门综 合性的课程,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 知识,还要求有较强的实践经验,了解本专业发展 动态,知识更新,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需要有一 定的应用技能、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职业指导能 力等。这就需要学院要有意识培养指导教师。教师 通过查看企业资料或偶尔造访企业。对企业不能 154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3年第6期 够进行全面了解,只有进驻企业,参与企业活动。 才能深层次了解企业运作,更好地指导学生。学校 建立健全良性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使学生掌握好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每个专业指派2~3名负责任 的专业教师完全融入实习企业,全方位了解企业需 求、学生需求,为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提供第一 手资料 [1] 赵婀娜,邓圩,徐升升.顶岗实习,权益怎么保障『N]. 人民日报.2011—3-26. [2] 曾万林,张仪,杨明雄.如何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 4结语 顶岗实习中的就业指导[J].中国职工教育,2013, (14):140—141. 顶岗实习是一项互惠双赢的活动。通过实习, 学生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职业能力有了很大提 升。同时,企业能够获得熟练技术人才,学校也达到 了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 [3]唐小萍.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和评价的研究和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0):130—131. [4]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对《中等职业学 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的函.教职成司函『2010]145号,2010—9—16. 型、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国家重托。高职院校 基于就业与考证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 “三位一体”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 罗绍明 (广东省汕头市鸵滨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 本文依据“中职学校及教师对会计专业建设情况”、“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岗位与就业能 力”以及“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及能力要求”等三个方面调查的结果,论述了基于就业与考证导向的中职 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规划构建出了基于就业与考证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三位一体”实训教 学模式。并提出了该实训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途径。 [关键词] 就业考证会计专业 实训教学模式 1 基于就业与考证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 “三位一体”实训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及教师对会计专业建设情况”、“中 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岗位与就业能力现状”以 及“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及能力要求”等调 查的结果显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努力构建一 种切实可行的实训教学模式,加强实训教学,提升 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工 作的需要 1.1 强化会计专业技能培养的培养 重视其专业素质 在会计专业毕业生需具备的多项能力中,被 调查企业比较重视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其依次 是会计核算能力(76%)、记账业务能力(72%)、出 纳业务能力(64%)和电算化操作能力(58%)。其 中,核心技能是会计核算能力和记账业务能力。调 查结果也显示,被调查企业要求毕业生除了要有 过硬的财务会计相关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有 较强的沟通交际、收银业务等方面的能力。这表明 中职学校必须强化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切实有 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其 本文为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 “2Ol3GHBY叭1”的研究成果 专业素质的培养,努力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 更好地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能力需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