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低剂量CTA扫描的参数优化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20 15 要 墨 医学影像 头颈部低剂量CTA扫描的参数优化 马建中 原杰唐笑先 (山西省人民医院CT室030012) 【中图分类号】R1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256层CTA低剂量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成人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400mAs组)、 300mAs组和200mAs组,每组2O例,均采用Philips256层CT扫描,3组管电压均为120kV,管电流分别为400mAs、300mAs和200mAs,对照 分析3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3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颈总动脉(CCA)与基底动脉(BA)平均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0 mAs组的背景噪声(N)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和300 mAs组(P<o.05),信噪比(SNR)明显降低(P<0.05)。3组的CT剂量指数 (CTDIvo1)和剂量长度乘积(DLP)随管电流降低而逐步降低(P<0.05)。结论:头颈部256层CTA检查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s时的 图像质量好、辐射剂量较低,可作为最佳扫描参数。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低剂量 目前CTA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的符合率达92%…,成为头颈部 血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Thompson等 认为患者影像检查所接受 的辐射剂量与恶性肿瘤发病率呈正相关,而头颈部CTA的扫描范围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 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 的形式表示,多组计量资料重复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 较采用SNK.q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较大、层厚较薄,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增加。为了降低患者的医 源性辐射剂量,本研究在满足图像质量和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对5O 例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实施降低管电流的低剂量扫描方案,旨 在探讨256层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检查中的可行性及最 佳参数。 1资料与方法 2. 1 3组图像主观与客观质量评价 常规剂量组和300 rr s组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高于200 mAs组, 但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组CCA和BA平均CT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和300mAs组的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行头颈部CTA检 N和sN 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00mA低剂量组的 N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和300mAs组(P<0.05),SN R明显降低(P< 0.051。 查的患者6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48~75岁,平均(60.2l 4-4.33) 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400 mAs)、300 mrs组和200 mhs组,每组各20例,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设备与检查方法采用256层CT检查Philips Brilliance iCT, 检查当日患者禁食4—6h,检查前于肘正中静脉留置套管针,检查时取 仰卧位、头先进,扫描范围为气管隆突水平至颅顶。采用Bolous监测 触发技术,监测点设置于降主动脉,触发阈值为150 HU;应用双筒高 压注射器注射8O ml优维显(370 mgI/100 m0,流率5,0 ml/s,注射完 3讨论 CTA检查基本替代了DSA,成为头颈部血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方 法 ,但该方法的扫描范围大,尽管随着MSCT扫描速度不断加快, z轴覆盖范围不断增加,本研究应用的256层CT头颈部CTA的扫描 时间仍需6~10 s。高辐射剂量对晶状体和甲状腺等对射线较敏感的 解剖结构造成潜在的辐射危害,2O世纪9O年代Naidieh等首先提出了 低剂量的概念,即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管电流以达到 毕后同速注射50ml 0.9%的生理盐水。扫描参数:常规剂量组管电压 120kV、管电流400 mrs,Pitch1.0,准直128x0.625,旋转时间O.5s, 视野(FOV)220mm,扫描层厚为lmm,重组间隔为O.5 mm;低剂量扫 诊断要求,并使受检者的辐射剂量相应下降 ,因此,如何以最低的 辐射剂量获取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寻找辐射剂量与诊断图像 问的最佳平衡点,即MSCT的最佳低剂量扫描参数成为目前放射界研 究的热点课题。 研究认为降低CT扫描条件是减少辐射剂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 法 】,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是常用的方法,张军等 采用降低管电 压的方法优化头颈部CTA扫描参数,即将管电压从120 kV降至 100kV或g0 kV,能显著降低x线辐射剂量,减低管电压后直接减少 描分别将管电流降至300mAs和200mAs,其他参数相同 数据传输 至EBW工作站,采用AVA软件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 R)、最大强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由3名有经验 的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如意见不一致协商后确定 最终结果。 1.3图像质量评价 客观评价:在轴位图像上取相同层面测量并记录颈总动脉 了球管的有效光子量,动脉内碘对比剂的CT衰减值会受到影响,使 血管内CT值明显升高而产生放射性伪影,CT值过高可掩盖斑块,尤 (CCA)、基底动脉(BA)中心CT值的平均值(Mean),将此层面旁 空气的平均cT值作为背景噪声(N),应用公式(Mean/N)计算信噪  ̄L(SNR)。主观评价:采用5级评分法。(1)V级(5分):血管边缘平 其是匍匐状生长的软斑块,进而影响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而且X线 的穿透力随着kV值的减少而降低,导致受检者组织吸收x线辐射的 I:LffJ ̄增加,破坏了图像质量与辐射量间的关系 。其他扫描参数不 变时,CT辐射剂量与管电流值呈正相关,而且降低管电流不会影响 动脉内碘对比剂的CT衰减值,Szues—Farkas等” 研究结果证实,将 管电流从400 mAs降至140 rrlAs,而图像质量仅下降了17%,对图像 滑、锐利,分支与远端显示良好;(2)1V级(4分):血管、分支及远端 均显示良好;(3)III级(3分):血管主干显示良好,主要分支显示较好, 分支与远端显示欠佳;(4)II级(2分):血管边缘毛糙,分支与远端显 示差,但可用于诊断;(5)I级(1分):血管边缘毛糙,主干、分支及 远端均显示不良,无法用于诊断。 质量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该方法被认为是降低辐射剂量的主要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降低管电流的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管电流依次递减 (下转第214页) 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年第12期20卷 ; ;;; 强i ; ; 强 ;i i i; ;; 学术探讨 两种灌肠液应用效果比较 何雪梅唐小凤李家秋 (南充市中心医院妇科四川南充637000) 【中图分类号】tk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O15)12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灌肠液使用效果,帮助患者选择经济有效的灌肠液。方法:选取60例需进行清洁灌肠的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o.1-0.2%的肥皂液…,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清洁灌肠器,分别进行清洁灌肠。结果:使用0.10.-2%的肥 皂液进行灌肠,更加经济有效。 【关键词1灌肠液效果 现代社会,医学不断发展,人们重视健康,手术治疗手段得到更 多认同,但手术费用高昂,已经成为公认的社会问题。如何在保证治 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医疗费用,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努力的目标。本 文从灌肠液着手,比较两种灌肠液的效果,为患者选择经济有效的灌 肠液。 1资料与方法 选取需要进行清洁灌肠的妇科手术患者6O例,年龄22 58岁, 平均年龄41.5岁,手术开始时间均为上午10:00以前,病程7 ̄8天。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3讨论 灌肠次数(次) 2.5±0.5 3.5±0.5 费用(元) <40 >i00 使用一次性清洁灌肠器虽然减少了用物准备时间,但增加了患者 的灌肠次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相应费用。而传统 的肥皂水灌肠,虽然需要花较多时间准备用物,但减少了患者灌肠的 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患者的相应费用 4结论 将6o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O例,两组患者在年 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医疗行业不断发展,新兴的药物不断研发,不仅要提高护理人员 的工作效率,更要考虑到病人的舒适和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损害 患者的利益来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两组患者术前均要求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术前1日晚进行 清洁灌肠 。观察组用0.i ̄0.2%的肥皂液,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清洁 灌肠器。进行灌肠的护士严格按照灌肠要求进行灌肠,直到病人解出 的大便呈水样便为止。 2结果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2:315-317. 使用0.1 ̄0.2%的肥皂液进行清洁灌肠,灌肠次数及相应费用均少 于使用一次性清洁灌肠液。详见表1 表1两种灌肠液应用后效果比较 [2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MI,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2:293. (上接第238页) 分组,并采用图像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的方法评价图像质量,300 mA¥ 组图像的主观和客观评价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 13:19-23. f3]洪璇阳,许乙凯,罗沛霖,等.低剂量扫描序列组合在头颈 CT减影血管造影中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 33:612—614. 合文献笔者认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n-lAs可作为头颈部256 层CTA扫描的最佳参数,不仅图像质量较佳。而且能显著降低患者 的医源性辐射。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仅进行了3组研究, [4】杜广芬,李海亮,韩中山,等.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 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辐射卫生,2012,21:246. [5]McCoHough CH,Bmesewitz MR,KoflerJM,et a1. CT dose reductionand dose management tools:overview ofavailable options【J J.R adioGraphics,2006,26:503—512. 管电压在200~300 inhs之间未设立低剂量组,因此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300 mAs可能并非最佳扫描参数,辐射剂量可能仍有降低空间: 其次,本研究仅对BMI<22.9 kg/m2的受检者进行了研究,扫描 参数未就不同BMI进行个体化,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扫描参数、 【6]张军,耿道颖,张晓龙,等.不同千伏设置对缺血性脑血管 降低辐射剂量的研究,在保证图像质量和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使 CTA扫描方案的设计更加趋于合理化和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李飞飞,金彪,邹明,等.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中 病头颈联合CTA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 25:398-400. 【7】Szucs—Farkasz。KurmarmL,StraulzT,et a1.Patient exposure andimage quality of low—dose pulm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CTA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761—763. [2】Thompson RC,CuRom sj. Issues regarding radiation dosage of cardiacnuclear and radiography procedures l J J. J Nucl Cardiol,2006, angiography:comparison of 100一and 80一kVp Protocols lJ】. Invest R adiol,2008。43:871-875. 一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