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信.1 0高校讲台0 SCIENCE INFORMATION 2006年第8期 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谷 涛 (山西大同大学雁北师院音乐系 山西 大同037009) 摘要:简迷高等师范院校在声if,教学中应强调师范性,针对在声ft.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方案。 关键词:声乐教学;师范性;改革 高等师范院校在声乐教学中应强调师范性 声乐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它具有 技术性、实践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课的教学基本 上沿袭了专业音乐院校声乐课的教学模式。 从声乐学习的规律来看,专业音乐院校声乐教学法与高等师范院 校声乐教学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两者的教学起点和培养目标不 同.因此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和施教方法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 差异。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系主要是培养专门的声乐人才,着重培养 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毕业后主要从事独唱、重唱、 合唱、歌剧表演及声乐教学等工作。因此在教学中主要强调专业性。而 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是培养能唱、能奏.有理论知识.掌握教学方法以及 有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课外音乐活动能力的中小学音乐师资而设置的, 一、耳、乐理、文化课的综合成绩。因此,大多数学生不仅嗓音条件没有经 过严格筛选.而且在人学前只进行过短期的学习.人学后几乎等于从 军开始。面对这种现状,教师和学生往往把“铸造”自己的歌唱乐器。即 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技巧作为声乐课教学中的头等大事。一味强调 站立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等声乐技术问题。而往往忽视了学生 的声乐艺术修养。结果很多学生在演唱时声音显得呆板苍白,缺乏动 人的魅力,无法准确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描绘歌曲意境,表达思想感 情。 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曾经说过:“如果有人问我歌 唱艺术的含义是什磨?我不会从声音技巧的角度去说明。我要说的乃 是感动听众的才能。怎样才具备“感动听众的才能”呢?这就是对歌曲 的艺术表现和艺术处理。我们应该懂得.生动的艺术表现 只有在广 博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任何动人的歌唱,无论是语言、 音乐、感情的宣泄和意境的创造,都是演唱者平时生活和艺术积累在 内心融化后的产物。有了深厚的艺术积累.才可能深入领会歌曲的内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强调师范性。 二、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存在的误区 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取得了显著的 容和美的价值,从而产生对作品的兴趣和认识,引起感情的激动和表  成效。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误区。因此,针对以下几个 演创造的热情,在演唱中使歌曲得到生动感人的体现。方面的教学误区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才能行之有效地提高高等师范 因此.作为声乐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以下几方面的 院校的声乐教学质量。体现其师范特色.适应国家教育形式的发展。 引导: 1.照搬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形式,造成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近 (1)加强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理论、音乐史等)的学习和基本功(视  几年,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基础教育中音乐教师需求 唱练耳、钢琴伴奏等)的训练。量的不断增加,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招生数量逐年扩大,给有限 (2)提高文化艺术素质,例如,对歌曲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 的教师编制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因此要想改变 特点、风格流派等进行了解后.对所演唱的作品作深入的研究——理 这一现状.必须打破目前照搬专业音乐院校的一对一单人小课的教 解——处理。 通过大量储备音乐文献。赏听名家名演,从不同演唱者的歌唱风 学形式.采用小组课、集体大课、单人小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具体做法如下:一二年级为基础学习阶段采用小组课和集体大课 格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方面得到启发和帮助,增强对歌唱声音的鉴赏 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新生入学后通过专业测试按照声音种类(女高音、 力和审美力。 女中音、男高音、男中低音)和声乐学习程度两方面的因素将学生分成 (3)重视考试成绩,学生缺乏演唱实践。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 若干个授课小组。每组以五至十人为宜。每个授课小组有基本统一的 培养目标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不是歌唱演员。因此在教学中很少考虑 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到为学生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成了检 小组课的教学内容包括:(WI,组集体发声训练,从共性规律学习 验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大多数学生在四年学习过程中除了考试没有 发声技巧。(21歌曲演唱。按声音种类划分的授课小组为歌曲的选择提 点演唱的实践经验。 供了有利条件。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宜选择音域不宽.难度较小 事实上,一旦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这种教学方式所产生的弊端就 的曲目。(3)小型齐唱、重唱、合唱练习。扩展声乐演唱形式的视野,提高 会立刻显现出来。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走上了教师岗 艺术品位。获得合作技能。 位.也有一部分到了其他的企、事业单位。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繁荣的 集体大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声乐理论知识:歌唱生理知识、歌唱 今天。校园内外各种文化艺术节、业余演出、比赛、庆典活动十分普遍。 在群众中这些毕业生自然成了众人瞩目的专业人才。他们在这些活动 心理培养、歌唱技巧训练、歌唱的艺术处理、嗓音保健等。2、学习中国 及西洋声乐、歌剧的发展史。赏析声乐文献、音像资料。3、各授课小组 中担任编导、组织排练。作为主力演员登台表演更是众所期待的。可是 之间的观摩教学:采取小型演唱会的形式.每个授课小组演出小组课 目前的现状是,很多毕业生不敢登台,或是在舞台上的表现令观众大 搭配服装、作品处理到临 上学习的作品.包括独唱、齐唱、重唱、合唱各种演唱形式。并结合学生 失所望。大多数毕业生从选歌、寻找伴奏带、 的演唱情况,讲授演唱的心理准备、演唱状态、台风、曲目搭配等知识。 场发挥都没有任何经验。经过两年基础阶段的学习,学生们已掌握了基本的歌唱技巧,具 由此可见.高等师范院校应该为社会培养站稳讲台、兼顾舞台的 有了一定的歌唱能力,也有了一些演唱的实践经验。这个时期.随着学 音乐人才。学生毕业后要力争达到“在讲台上是个称职的教师、在舞台 一生学习程度的提高。小组授课由于受基本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 上是个合格的演员、在文艺活动中是个活跃的骨干。为此,要积极开展 歌曲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已经逐渐显露出它的局限性。声乐毕竟是… 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公开演出。当他们在严格的训练 门技巧性强、实践性强、讲究因材施教的学科。因此高年级的学生应进 和艺术实践中,得到足以歌唱的技巧和经验后.他们一定会在观众面 人提高学习阶段。在继续上好集体课的同时.取消小组授课,改上一对 前充满自信地、放松自如地歌唱,与观众的感情融为一体,完全陶醉在 单人小课。使高年级的学生从歌唱技巧的提高、声音种类的最终确 激动和兴奋之中,并分享着歌曲的艺术美。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在观 众面前的演唱,发现问题.检验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失.针对学生的 定、演唱风格的形成等方面得到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2.重视单纯的技能训练,忽视声乐艺术修养。 歌唱首先是以人 成败对教学进行调整,巩固和提高 的身体作为发声乐器来进行表演的。因此。学习声乐首先要“铸造”自 综上所述,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改革任重而遭远.音乐的存在 是始终的.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 己的乐器,即将人体内部与歌唱发声有关的器官.按照生理机能运动 的自然规律。合乎生理学,音响学的原理.互相配合、协调运动,获得理 积累和发展起来的。这也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岛的要求,要 想的歌唱声音。这种“铸造”乐器的工作必须在歌唱的发声训练中进 求其不断的学习,以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米组织教学。使学 行。但是.“声乐”不是“声音”而是歌声和音乐,以及文学语盲的结合。 生在掌握知识、训练技能技巧和培养艺术修养等多方面得到更有效的 一歌曲的体材繁多,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 艺术歌曲、民歌、创作歌曲、歌剧选曲等。因此.学习声乐除了有好的声 音外,还需要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判断力、语言能力及丰富 参考文献 的生活积累。 [1]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 高等师范院校由于招生数量大.录取时注重钢琴、声乐、视唱练 提高蘑 一 1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