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练习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输具有生产的本质属性
B •由于运输是使用运输工具完成的货物位移,因此运输产品是有形的 C.运输生产和消费可在不同时间进行
D •运输是为个人服务的,因此其服务具有私有性 2.
A .运输能力大 C.运行速度快
3. 航空运输的优点是( ) A .载运量大 C.包装要求低 4.
A .管道运输 C.多式联运 5.
下列哪项不是铁路运输的优点()
B .运输成本低 D .机动性好 B .投资小 D .机动性好
二十世纪的“运输”是( ) B .联合运输 D •集装箱运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 B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 C.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对外贸易的最佳运输方式 D .集装箱既是一种包装容器又是一种有效的运输工具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式联运是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 B •多式联运是一种高级的运输组织形式
C.和传统运输一样,多式联运是一种单一的运输方式 D •多式联运经营人仅对其承运的区段运输负责 7.
A .海陆联运 C.陆空联运 8.
A .过远运输 C.空驶 9.
最短线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的不合理运输是( A .倒流运输 C.过远运输 10. (
A .正确选择运输路线 C.尽量选择水路、铁路等运输
B .迂回运输 D .无效运输
以下不属于运输合理化的措施是)
B .混合配送 D .发展直达运输
以下不属于多式联运的是( )
B .海空联运 D .海海联运
最典型的不合理运输形式是( )
B.对流运输
D .运力选择不当
不经过)
11.
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是( A .货运经营主体 C.运输设备
以下不属于货运系统)
B .货运经营客体 D .运输基础设施
12. 以下属于货运系统中的货运基础设施的是( )
A .货运站 C.移动式装卸设备 13. 运输量计划是: ( )
A .汽车运输企业的产品、产量计划 B .企业运输生产计划的补充
B .船舶 D .电子公告牌
C.计划期内企业可能拥有的载客、载货汽车数 D .是企业车辆计划的补充 14.
描述正确的是:
A .零担货物流向比较集中 B .零担货物是指一次托运在 C.零担货物以件包装货物居多
D .零担货物运输都是以定线定站式货运班车进行运输 15. 自行运输的特点是: ( ) A .运输成本低 C.对顾客反应慢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配送是一种特殊的、综合的物流活动形式
B .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 C.配送包含了物流系统中的若干功能要素
D .从配送的实施形态角度考察,配送就是传统的送货 17. ___________ 是配送的独特要求( ) A .分拣配货 C.配装
18. 配送是指: ( ) A .生产领域内的运输 C.国际间的运输 19. 搬运是指: ( ) A .生产领域内的运输 C.国际间的运输
B .城市间的运输
20. 以下关于运输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运输管理的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 B .距离经济是指运费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C .距离经济是指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D .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费用的分摊 21. 配送的主要经济活动是: ( ) A .备货 C.配装
C.合作配送模式
B .送货 D .分拣
D .综合配送模式 B .城市间的运输
D .从物流网点到用户的末端运输 B .运输 D .储存
B .有较好的控制力 D .灵活性差
1吨以下的货物
以下关于零担货物运输的( )
22. 配送与一般送货的不同之处在于: ( ) A .分拣 C.配货
B .配装 D .流通加工
23. 若干相关联或相类似的企业由于共同的物流需求, 的基础在充分发掘利用各企业现有物流资源 上,联合创建的配送组织形式是: ( )
A .共同配送模式 B .市场配送模式
C.合作配送模式 D .综合配送模式
24. SWOT分析法中的“ S”是指: )
A
企业外部环境机会 B. 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 C . 企业内部优势 D. 企业内部劣势 25. 一个企业,具有很好的内部优势,但外部环境存在威胁,应采取什么配送模式(
A
自营配送模式 B. 合作配送模式 C
. 市场配送模式 D. 综合配送模式 26
. 以下属于间接成本的是: ( )
A 管理成本 B. 燃料成本 C. 维修保养成本 D. 信息成本
27
. 以下不属于运输价格职能的是( ) A
表价 B. 调节 C
. 表效益 D. 信息 28
. _________ 功能创造了货物的时间效用。 () A运输
B. 储存
C
. 配送 D. 流通加工 29 . 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是: ( )
A
运输 B. 储存 C . 配送 D. 流通加工
30. 绿色运输的最终目标是: ( )
A
经济利益 B. 环境利益 C . 社会利益 D. 可持续发展
31.
倒流运输是指: ( )
A 同一种货物在同一线路或平行线路上做相对方向的运送 B. 不经过最短线路绕道而行的运输
C
. 选择供货单位时,不就地获取某种商品而舍近求远从外地或远处运来同种商品 D
货物从销地或中转上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 32组织甩挂运输的基础是: ( )
. A 较好的装卸条件 B .长距离的运输 C. 一定量的挂车 D .适宜的货源
33
. 由买方派船到装运港装运货物的是:
() A FOB B .C&F C. CIF D . FOB 和 CIF
34
. 以下哪一项不是运输活动绩效评价标准 : ( ) A 运输成本 B .中转时间
C . 运输方式 D .可*性 35
. 开展集运方式主要与规模经济有关, 运输工具的装运量越大, 每吨公里的( ( )
) A
运费费率B .管理费 C. 车站费 D .燃料费
36
. 铁路运输单证中, ____________ 是具有财务性质的货运票据。 ( ) A 铁路运单 B .货票 C.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单 D .承运货物收据
37.
以下哪个不是在装货港使用的单证。
()
A
托运单
B .过驳清单
就越低
C.装货单
A •运输合同的标的是运输服务行为 B •运输合同是双方有偿合同 C.运输合同涉及双方利益 D •运输合同是诺成合同
D •收货单
38.以下关于运输合同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3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输代理制中的运输代理人 以本人名义与各种运输方式的实际承运人订立货物 运输合同来完成货物的位移。 ( ) A .不可以 C. 一定要 40.
A •基本险和附加险都可以单独投保 B .基本险和附加险都不可以单独投保 C・基本险可以单独投保 D •险加险可以单独投保
41 .行规是指 ______________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和法规
B •部委根据法律制定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C.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法律制定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范 性文件的总称
D •根据和法律,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42 •以下哪一项不是海运国际公约( A .海牙规则 C.海牙议定书
B .可以 D •一定不要
以下关于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B .海牙-维斯比规则 D •汉堡规则
多项选择题
1 •现代运输手段四要素是指: A .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 C.运输线路 E.运输管理
2.运输的功能有:( A .货物位移 C.货物临时储存 E.货物配送
3.运输管理和营运的基本原理是( A •规模经济 C.数量经济 E.距离经济
4 •运输的发展趋势是( A .集约化
C.信息化 ()
B .运输动力 D .通信设备
)
B .货物加工 D .货物长期储存
) B .成本经济 D .时间经济
)
B .标准化
D .智能化
E.绿色化
5.运输的基本方式有( A .集装箱运输 C.管道运输 E.水路运输
6. 铁路运输的优点有( A .运输能力大 C.机动性好 E.通用性好
7. 铁路运输的缺点有( A .运输经常性差 C.投资大 E.占地多
8. 道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有( A .机动灵活 C.运输能力小 E.占地少
9. 水路运输的特征有( A .运输能力大 C.建设投资大 E.可达性差
10. 以下属于多式联运的是( A .海海联运 C.海陆联运 E.空空联运
11. 以下属于转运型结点的是: A .公路中转站 C.公路-铁路中转站 E.集货中心
12. 评价运输合理化的要素有 A .运输工具
C.运输环节 E.运输费用
B .铁路运输 D .多式联运
)
B .运输成本低 D .投资小
)
B .运输成本高 D .建设周期长
) B .运输成本高 D .能耗小
)
B .劳动生产率低 D .运输成本低
) B .陆陆联运 D .陆桥运输
) B .铁路中转站 D .流通仓库
) B .运输距离 D .运输时间
13. 同一种货物在同一线路或平行线路上做相对方向的运送叫( A .迂回运输 C.交错运输 E.对流运输
14. 发展直达运输可以( A .减少中转环节 C.快速货运服务
B .相向运输 D重复运输C.节省装卸费用 )
B .减少换装
D .货主直接托运制
D .降低货损货差
E.充分合理地利用运输工具的重量和容积 15. 有: (
A .成组货运服务
C.快速货运服务 货物运输业务组织方式) B .准时货运服务
D .货主直接托运制
E.运输承包发运制
16 .以下属于高级运输组织形式的是: () A .铁路运输 B .水路运输 C. 集装箱运输 D •联运
E .
多式联运 17.特殊货物主要指: (
)
A .
鲜活货物 B .危险货物 C.超限货物 D .爆炸品 18E. 放射性物品.“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 A .
配送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送货
B •配送是资源配置的一部分 C.配送的资源配置作用是最终配置
D •配送是处于接近用户的那一段流通领域
E. 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 19. 我国配送发展的模式主要有: ( A .)
自营配送模式 B .合作配送模式 C.共同配送模式
E.D .市场配送模式
综合配送模式 20. 共同配
送是(B .协同配送 ) A . 合作配送 D .联合配送
C.综合配送 21.E.
在确定配送中心规模时应掌握的几个原则是:市场配送 (
A .
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B. 内部和外部系统性原则 C. 与市场需求相协调的原则 D .
与实际相符合的原则 E. A .适度超前原则货物的位移 B .人的位移 22.C. 货物 运输产品的劳动对象有: ( D .人 )
E. 货物和人的位移 23.集装箱是一种 ____________ ( ) A . 货柜 B .包装容器 E.C. 便于装卸机械操作的大型容器有一定规格的包装容器 D .运输工具
24.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有: ( )
A .
提高装卸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B . 简化运输手续,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 C. 扩大运输经营人的业务范围,提高运输组织水平 D .减少货损货 差,提高货物运输安全与质量
E.
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加快车船周转 25. 影响长途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有: (
)
这句话包含了: ( )
A •服务水平 C.运输时间 E.货物损坏
26.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有: ( A .货物运输距离 C.运输工具的装载能力 E.运输事故损失 27. CIF 是:( A .离岸价格
C.运输和保险费到岸价格 E.适用于传统的海上和内河运输 28. 运输价格管理的手段有: ( A .行政手段 C.直接手段 E.法律手段
29. 满足货主需求的评价指标有: A.运输产品 C.时间 E.运输价格
30. 在卸货港编制使用的单证有: A .收货单 C.货物残损单 E.提单
31. 航空运单的作用有: ( A .承运合同 C.物权凭证 E.报关单据
32. 以下属于海上风险的是: ( A.自然灾害 C.外来风险 33. 是:
A .海运风险可分为海上风险和外来风险
)
E.海啸 B .运输价格 D .货物灭失
)
B .载货量
D .装卸搬运的效率
B .运费到岸价格
D .由买方派船到装货港装运货物
)
B .经济手段 D .间接手段
)
B .服务特征 D .质量
)
B .过驳清单 D .货物溢短单
)
B .货物收据 D .运费帐单
)
B .意外事故 D .战争
以下关于海运风险的描述正确的( A、E)
B .海上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外来风险
C.外来风险也称“海难”,是船舶或货物在海上运输过程中发生的风险 D .地震、海啸、雷电、火灾等都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 E.船舶搁浅、触礁、碰撞等属于意外风险
34. A .租船代理 C.货运代理 E.咨询代理 35. A .报关 C.订舱
运输代理人可分为: ( )
B.船务代理 D.信息代理
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包括: ( )
B.商检 D.揽货
E.咨询
36 .运输的表现形式有: (
A •国家集团文件 C.国家文件 E. 专家级文件
37. 交通运输法规的特征有: ( A .集中性 C. 普遍性
E.强制性 38. 以下属于航空货物运输国际法的是(
)
B.国际会议文件 D.交通部文件
)
B.管理性 D.交织性
)
B .海牙-维斯比规则 D .华沙公约
A .海牙规则
C.海牙议定书 E.瓜达拉哈拉公约
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C) 4( D)5 .(A)6. (B)7 (D)8(C) 9.( B) 10( C) 11.(B) 12A) 17.( A)18.(D) 19. (A20 (B13( A) 14( C) 15. (B) 16 .
2131
B) 22. (B) 23 (C
24( C) 25( D) 26(A) 27( C)28( B29(A) 30. (D)
35 (A) 36(B ) 37.(B)38
D) 32( D) 33( A) 34. (C
(C )39 (B ) 40 (C)
41D) 42( C) 多项选择题
1(A、B、C、D)2.(A、C)3(A、E)4(A、B、C、D、E)5(B、C、E)
6(A、B、E)7(C、D、E)8(A、B、C)9(A、D、E)10(C、D)11(A、B、C)
1217212631
AB、C、D、E) 13( BC、 E)14( A、 B、 C、 D)15(D、 E)16.(D、 E) AB、C、D、E) 18. (B 、C 、D ) 19 (A、 B、 D、 E)20.( B、 D) AB 、C、E)22( C、 D) 23( A、B、 C、 D、 E)24(A、 D AB、C、D、E) 27( AB、D、E)32
CE) 28 (A、
B、E) 29 ( C、D、
、 E) 25.( B、 C、 D、 E) E) 30.( B、 C、 D)
.( A 、B 、E )33(A 、 E) 34( A、 B、 C、 E) 35(A、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