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小学社会公德教育活动计划
2014学年度
一、 指导思想
讲公德,不仅是人性完美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更是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新世纪不断深化和拓展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公民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学校作为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应义不容辞地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新世纪合格人才作出贡献。
二、教育要求
1、 以学习为先导,提高思想认识
⑴、印发、组织学习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刻理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明确“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⑵、组织观看电视系列剧《我跟你说——少年犯的自白》,引导学生明确:违背公德是可耻的行为,久而久之,便会发展到犯罪。
⑶、组织教师观看《话说教师职业道德》录像片。以优秀教师在教书育人、推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模范事迹,引导教师准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2、 以活动为载体,落实教育内容。
⑴、 大讨论,明方向。
各班要通过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形式,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我们应以怎样的社会公德开创新世纪”的讨论活动,深刻反省思想行为中存在的有损社会公德的现象,挖掘思想根源,探讨如何唤醒我们的公德之心,并如何将公德之心化为公德之举,明确在享受公德带给我们的安乐、幸福、愉悦、美满的同时,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讲公德,而讲公德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⑵、 抓宣传,造氛围。
要利用广播台、黑板报、报窗、团日活动等阵地,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利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公德知识抢答赛、征文活动等,利用节假日,大星期等课余时间组织专题活动,如“孝敬日”、“社区服务日”、“绿色环保日”等,在全校营造一个推进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⑶、 明《规范》,知礼仪。
《纲要》指出: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 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着眼点。在日常生活的最细微最平凡处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意义深远。政教处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活动,将规范灌注到全体学生的头脑中,使其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要坚决反对的,要使所有不良风气为全体学生所不齿,告别一切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弘扬学校积
极向上的优良风气。要利用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以及三项竞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礼仪、礼节、礼貌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道德修养,变遵守规范的他律行为为自觉行动。
⑷、有计划,重实践。
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全体师生都必须参与到道德建设过程中来,以“为做合格公民,先做合格学生”、“为育合格公民,先做合格教师”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团委、政教处、班级、个人都要制订详尽可行的活动计划,明确具体标准,确定落实措施,力求取得实效。在实践过程中,要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我做起,争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好公民。
二、具体措施
1、 加强领导。学校成立社会公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成立由学生干部组成的学生督查小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在活动中教育自己,完善自己。 2、 设载体。各部门,班级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活动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提高教育效果。要定期进行道德状况调查,设立道德举报投诉信箱,自觉接受监督。
3、 以考评为手段,确保教育效果。
各部门要做好活动总结工作,及时发现,树立身边的典型,以身边的真实生动的人、事教育学生。学校将组织力量对本次教育活动进行检查评估,重点是各部门、个人对社会公德建设的认识是否到位,活动计划是否落实,工作措施是否有力,活动开展是否顺利。并将对本次活动成果进行一次汇展,表彰在本次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