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下古诗文情景默写(答案及练习) doc

高三下古诗文情景默写(答案及练习) doc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高三下古诗文情景默写

15《<论语>七则》

1..在《论语》中,曾子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指出有抱负的人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还要有恒心。

2.孔子在《论语》中认为真正的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固守仁德的句子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_” 3.孔子十分鄙视那种用不道义的手段而得到的富贵,认为这种富贵像浮云一样微不足道,能体现该观点的句子是“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 4.《论语》中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5.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的演讲中引用孔子的话“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的目的是强调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的更高境界。

6.孔子在《论语》中指出“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__”意思就是面对“穷”的境地,君子具有“固穷”的胸襟和气度,而小人则会胡作非为,铤而走险,甚至屈态变节,苟且偷生。

16 《<孟子>二章》 ①《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鱼我所欲也》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鱼我所欲也》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

1

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9.《鱼我所欲也》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鱼我所欲也》中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12.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3.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1.《兰亭集序》

1.《兰亭集序》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句化用了《_论语_·述而》篇中的“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_”

2.《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文中表现当时气候宜人的句子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 3.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被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这种活动在《兰亭集序》中也是这样说的“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_”

4.王義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兰亭集序》中是这样描述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2.《琵琶行》

1.在《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 《琵琶行》中用鸟鸣声和流水声来形容琵琶声的名句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3.《琵琶行》中描写琴声时而婉转流利,时而凝涩不畅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4.《琵琶行》中琵琶女在调弦校音时虽曲调未成但深情已显露,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5.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她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具体体现在“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四

2

句中。

6.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两句诗中 7.《琵琶行》中既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描写琵琶声的句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

9.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0.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1.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2.《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3.《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才貌双全,色艺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4.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5.《琵琶行》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6.《琵琶行》中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高超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7..在《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描绘出琵琶声给听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18.《琵琶行》中用“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既写出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诗人听乐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

19.《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0. 在《琵琶行》中以通感手法表现琵琶大小弦演奏之妙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1.《琵琶行》中以“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两句抒写了琵琶女而今只有在梦里回味往昔的“荣光”而倍感孤寂伤感的情怀。 3

22.《琵琶行》中用“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两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来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23.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4.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25.《琵琶行》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两句借助设问突出自己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寒以寄寓一种凄苦之意。 26.《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清脆圆润的乐音)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热烈紧张场面(激越雄壮的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27.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8.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29.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30.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4.《文论十则》 ①《人间词话七则》

1.本意是刻画了主人公望穿秋水,盼望心上人回来的情景,被王国维借用,表达“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的诗句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王国维借柳永《凤栖梧》一词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两句强调成大事业、大学问要有执着追求,忘我奋斗的精神。

3.王国维认为应像辛弃疾所说的“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犹如热恋中的情人热切地、不惜一切地追求所思,只有这样,才能一朝顿悟,在艺术上作出贡献,犹如在灯海人潮中终于寻到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一样。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境界,来说明古今

4

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执着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一种在学问、事业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

高三下古诗文情景默写(练习卷)

15《<论语>七则》 1..在《论语》中,曾子用“ , ”指出有抱负的人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还要有恒心。 2.孔子在《论语》中认为真正的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固守仁德的句子是“ , ” 3.孔子十分鄙视那种用不道义的手段而得到的富贵,认为这种富贵像浮云一样微不足道,能体现该观点的句子是“ , ”。 4.《论语》中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 , ” 5.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的演讲中引用孔子的话“ , , , ”的目的是强调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的更高境界。 6.孔子在《论语》中指出“ , _ _”意思就是面对“穷”的境地,君子具有“固穷”的胸襟和气度,而小人则会胡作非为,铤而走险,甚至屈态变节,苟且偷生。 16 《<孟子>二章》 ①《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 。 2、《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 3、《鱼我所欲也》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 4、《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 。 5、《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 6、《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 7、《鱼我所欲也》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 8、《鱼我所欲也》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

5

是: 。 9.《鱼我所欲也》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 , ”。 10.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

是: , ; , 。 11.《鱼我所欲也》中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 。

12.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 。 13.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

是: , , 。

21.《兰亭集序》

1.《兰亭集序》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句化用了《_ _·述而》篇中的“乐以忘忧, _”

2.《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文中表现当时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 _”。 3.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被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这种活动在《兰亭集序》中也是这样说的“ , 。_”

4.王義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兰亭集序》中是这样描述的“ ”。

22.《琵琶行》

1.在《琵琶行》中“ , ”是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 《琵琶行》中用鸟鸣声和流水声来形容琵琶声的名句是: , 。 3.《琵琶行》中描写琴声时而婉转流利,时而凝涩不畅的句子是:“ , 。 4.《琵琶行》中琵琶女在调弦校音时虽曲调未成但深情已显露,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 , 。

5.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她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具体体现在“ , 。 , ”四句中。 6.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 , 。”这两句诗中

6

7.《琵琶行》中既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句子是: , 。

8.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 。 , ”。 9.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 10.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 。 11.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 。 12.《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13.《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才貌双全,色艺出众的诗句是: , 。 14.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15.《琵琶行》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惊心动魄的音乐感染力的诗句是: , 。 16.《琵琶行》中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高超的诗句是:“ , 。 17..在《琵琶行》中“ , ”描绘出琵琶声给听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18.《琵琶行》中用“ , ”既写出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诗人听乐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

19.《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 , 。

20. 在《琵琶行》中以通感手法表现琵琶大小弦演奏之妙的句子是: , 。

21.《琵琶行》中以“ , 。。”两句抒写了琵琶女而今只有在梦里回味往昔的“荣光”而倍感孤寂伤感的情怀。

22.《琵琶行》中用“ , 。。”两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来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23.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

是: , 。 , 。 24.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 。

7

25.《琵琶行》中的“ , 。”两句借助设问突出自己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寒以寄寓一种凄苦之意。 26.《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清脆圆润的乐音)的句子是“ , 。”,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 ”,表现热烈紧张场面(激越雄壮的场面)的句子是“ ,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 ,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27.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 。 , 。 28.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29.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 ,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 , 。 ,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 ” 30.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24.《文论十则》 ①《人间词话七则》

1.本意是刻画了主人公望穿秋水,盼望心上人回来的情景,被王国维借用,表达“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的诗句是:“ , , 。

2.王国维借柳永《凤栖梧》一词中“ , 。 ”两句强调成大事业、大学问要有执着追求,忘我奋斗的精神。

3.王国维认为应像辛弃疾所说的“ , , , ”犹如热恋中的情人热切地、不惜一切地追求所思,只有这样,才能一朝顿悟,在艺术上作出贡献,犹如在灯海人潮中终于寻到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一样。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境界,来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 , , 。” 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 , 。。”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执着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 , 。 , 。”是一种在学问、事业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