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共案部分) 7的乘法口诀和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总结归纳 7 的乘法口诀。 2. 记住 7 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关的乘法计算。 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组合作学习,体验自编口诀成功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记住 7 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关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口诀进行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7 的乘法口诀 1. 出示教材第八页的情境图。 2. 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叶子上有7 个瓢虫。 师介绍: 瓢虫是一种昆虫, 全球大约有5000 多种 瓢虫身上的色彩及花纹各有不同。七星瓢虫因为身 有 7 个黑点而得名,又因为它是一种益虫而受到人 的爱护。 (个案部分) 备课人: 授课日期: 创设情境: 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 教法改进: 知识拓展:

(1)一个瓢虫背上有7 个黑点,2 个?

你会计算吗?教师引导:其实是求 2 个 7 是多少 7+7=14(个)也可以列乘法算式:7×2=14。

所以是 14 个。 3 个瓢虫身上有几个黑点呢?4 个 呢?…… 你都会算吗(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课后反思:

7 1 个 7 1×7=7

14 2 个 7 2×7=14 21 3 个 7 3×7=21

28 4 个 7 4×7=28 35 5 个 7 5×7=35 42 6 个 7 6×7=42 49 7 个 7 7×7=49 (3)你会根据乘法算式写出 7 的乘法口诀吗? 学生尝试写一写,后汇报,教师指导并记录: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 3. 7的乘法口诀的总结。 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齐读一遍口诀。 背一背口诀,说一说,你觉得哪句最好记,哪 最不好记?交流一下你记口诀的窍门。 教师引导:想下一句总比上一句多 7。?试一 二、课堂活动 (一)对口令 1. 师出题:二七 四七 三七 五七

2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备课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创设情境:

题并解答问题的过程。 2. 运用 7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正确计算 7 以内的乘法。 3.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运用 7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正确计算7 以内的乘法。 教学难点:

运用 7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正确计算7 师生互动:

以内的乘法。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童话故事 1. 出示教材 10 页的情境图 2. 学生观察图,说说图中都有写什么? 你能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吗? 3. 出示问题:每个小矮人 3 个果子,一共有 学生自主:

多少 个果子? (1)怎么列式? 学生尝试自主列式,教师引导:这里是求几个几

相加?是列乘法算式。 得出算式:7×3=?(个)或3×7=?(个)

3

(2)怎么计算? 学生自己计算, 汇报说一说你用的哪句口诀? (三 七二十一)得到答案是 21 个果子。 4.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考考 大家吗? 二、课堂活动 (一)应用 1. 出示教材 11 页第一题的主题图。 2. 出示问题:小明的卧室的地面用了多少块 砖?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每行有 7 块瓷砖,有 行。 (2)让学生说说这里是求几个几相加?(5 个 (3)列式计算 学生自主列式并计算,得出答案: 5×7=35(块)或7×5=35(块) (二)问题讨论 1. 出示教材12 页的“问题讨论”。

4

教法改进: 知识拓展: 课后反思:

(共案部分) 第三课时 (个案部分)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在小组合作学习,制定、交流飞机表演编组方授课日期: 案的过程中,学习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创设情境: 2.会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除法算式题。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体验合 作学习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会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除法算式题。

教学难点: 会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除法算式题。 师生互动: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编组方案 1. 出示教材13页的主题图。 2. 师:有21架飞机参加飞机表演,请你制订一 个编组方案。用花片代替飞机,在课桌上摆一摆。 学生自主: 3. 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编组的? 你还能设 计出别的编组方案吗? 4. 出示教材13页的第一个编组方案。 (1)学生看图,说一说他是怎么编的?(每7架 飞机一组,分成了3组) (2)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21÷7=3(组) (3)说算式意义:将21架飞机,每7架一组,可

以分3组。 (4)你还能列出别的除法算式吗?

5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除法算式意义: 教法改进: 21÷3=7(架)把21架飞机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 7架。 5. 出示教材13页的第二种编组方案。 (1)说说他是怎们编组的? (2)你会列式表示吗? 知识拓展: 学生完成,后汇报,教师记录: 21÷3=7(组)把21架飞机平均分成7组,每组 有3架。 21÷7=3(架)将21架飞机,每3架一组,可以 分7组。 6.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它们都是用的那一句口 决?(三七二十一) 所以,一句乘法口诀不仅 可以计算两道乘法,还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二、课堂活动 课后反思: (一)算一算 1. 师出题:28÷4=? 28÷7=? 学生回答,说一说,你用的哪句口诀?集体订正, 得出正确答案。 (二)口诀填空 1. 出题:五( )三十五 六( )四十二 四( )二十八 ( )七四十九 2. 学生回答,集体判断并订正。 (三)身边的数学 1. 出题: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呢?4个星期……7个星期呢? 2. 学生读题后自主练习,后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引导,列乘法算式,想7的乘法口诀就可以得出答案。 三、课后提升 教材14页的练一练

6

(共案部分)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倍”的概念的过程。 2.初步体会“倍”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求倍数的问题。 3. 在用已有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体会“倍”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求倍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倍”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求倍数的问题。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三口之家 1. 出示教材15页的主题图。 2. 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有些什么? 有一头小象,两头大象。 3. 教师介绍:1头小象,2头大象我们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二)拔萝卜 1. 出示教材15页的主题图。 2. 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小兔子拔了3个,兔妈妈拔了6个萝卜。 3.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让

7

(个案部分) 备课人: 授课日期: 创设情境: 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 学生充分发言。 教法改进: 4.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兔妈妈拔的萝卜个数等 于2个小兔子拔的萝卜个数。 介绍:像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说:兔妈妈拔的萝 卜个数是小兔子的两倍。 (三)买球 1. 出示教材16页的主题图。 2. 学生看图,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篮球28元一个;排球7元一个。 3. 提问: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几个排球? 知识拓展: 4. 学生讨论后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指导:买一个排球是7元,28元里面有4个7 元,所以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4个排球。 5. 如何列式表达? 学生尝试列式,教师明确,求28里面有几个7, 用除法: 28÷7=4(个) 6. 教师介绍:这种情况,就可以说篮球的价格 是排球的4倍。 二、课堂活动 课后反思: (一)摆一摆。 1. 师出题: 第一行:○○ 第二行:○○ ○○ ○○ ○○ 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 )倍? 2. 学生尝试做一做,后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 教师引导:8个里面有4个2,8÷2=4 所以,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二)试一试。 1. 出题:第一行:○○○ 第二行:○○○ ○○○ ○○○ 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2. 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3. 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行的9个里面有3个3,9÷3=3 所以,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3倍。 课后提升 教材16页的“练一练”。 8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备课人: 8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 1. 经历自己尝试总结、交流8的乘法口诀的过 程。

记住8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 算。 3.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愿意把自己 的学习结果同他人进行交流。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记住8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

师生互动: 算。 教学难点: 记住8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 算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学生自主:

一·旧知铺垫 (一)口诀复习

1. 背诵1~7的乘法口诀。 请学生单独背,全班评价。 全班齐背诵1~7的口诀。 2. 看口诀说出四道算式。 二七十四 四六二十四 六七四十二 三六十八 四七二十八 三四十二 学生回答,全班集体判断正误,并纠正。

(二)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你们猜一教法改进: 猜8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

9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二.讲授新课 (一)8的乘法口诀 1. 出示教材17页的主题图 2. 学生看图,说图意:一只螃蟹有腿。 知识拓展: 3. 教师提问:2只螃蟹有几条腿? (1)让学生明确,这里是求2个8相加。 (2)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8+8=16或8×2=16 4. 提问:那3只螃蟹有多少支腿?4只呢?5 只……你都会算吗? 学生练习,后汇报,教师记录: 8 1个8 1×8=7 16 2个8 2×8=16 24 3个8 3×8=24 32 4个8 4×8=32 40 5个8 5×8=40 课后反思: 48 6个8 6×8=48 56 7个8 7×8=56 8个8 8×8= 5. 你会根据乘法算式写出8的乘法口诀 吗?试一试。 全班交流,你编的口诀,教师记录: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6. 读一读,背一背。 交流:你认为哪句最好背?哪一句最难记? 你有什么诀窍吗? 教师引导学生想:每下一句比上一句多8。 三.课堂活动 (一)对口令。 1. 师出题:二八四八 六八 八八 三八 五八 七八

10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备课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 1. 在操作和计算的活动中,经历学习求一 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过程。 创设情境:

2. 初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 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 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并愿意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做法。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会 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问 题。 教学难点: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课前准备: 师生互动: 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摆一摆,算一算。 1. 出示题目:第一行:○○○ 第二行:摆□,摆的个数是○的 2 倍。

学生自主: 2. 学生读题,自己根据题目意思,用纸片 摆一摆。 3. 学生汇报,说一说你的第二行摆了多少 个□? 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引导:○有 3个,它 的2 倍就是 2 个 3,2×3=6所以要摆6 个□。 4. 出示题目: 第一行:○○○。 教法改进: 第二行:摆(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导。 (2)学生汇报,说一说你的第二行摆了多 少个?你是怎么算的?

11

教师引导:第一行有 3个○, 3 的4 倍就 是 4 个 3, 知识拓展:

用乘法计算:4×3=12。所以第二行摆12 个 □。 (二)拔白菜 1. 出示教材 19 页的主题图。 2. 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 数学信息?小山羊拔了 2 颗,老山羊拔的颗数 是小山羊的 8倍。 3.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知道老山羊拔了多 少颗白菜吗?

(1)学生练习,教师适当指导。 (2)学生汇报结果 课后反思: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1. 小山羊拔了 2 颗,2 的 8 倍就是8 个 2,用乘法计算:8×2 二、课堂活动 (一)摆一摆,算一算。 1. 师出题: 第一行:○○○○ 第二行:摆□,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 2 倍。 算一算:第二行摆多少个□? 2. 学生完成,后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算 的? 教师适当引导,用乘法:2×4=8 (二)运用。 1. 出示教材 20 页第二题的情境图。 2. 学生观察图,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车 下有 8 个小朋友,车上的人是车下的 4 倍。 3.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知道车上有多少小 朋友2=16(颗)□,摆的个数吗? (1)学生自己计算,后汇报,说说你是怎 么计算的? (2)明确用乘法计算:4×8=32 三、课后提升 教材 20 页的“练一练”。是○的4 倍。

12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备课人: 1. 在操作、推想、交流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 习用8 的乘法口诀求商。 2. 会用 8 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相应的除法算授课日期: 式题。 3. 指导学生把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计算联系 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会用 8 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题。 教学难点: 会用 8 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 题。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算一算。 1. 出示教材 21 页第一幅情景图 师生互动: 2. 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主要让学生看到蓝色的大长方体是由 6 个

小正方体组成。 3. 师提问:用 48 块小正方体可以摆成几个这 样的长方体? (1)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引导:其实是让我们求 48 里面有几个 6,用除法

学生自主: (3)列式为:48÷6=?

计算:说一说想的哪句口诀?(六八四十八) 所以得出结论:可以摆成 8 个这样的长方 体。 4. 出示教材 21 页第二幅情境图。

13

5. 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主 要让学生看到红色的大正方体是由 8 个小正方

体组成。 6. 师提问:用 48 块小正方体可以摆成几个这 样的正方体?

(1)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教法改进: (2)学生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引导:其实是让我们求 48 里面有几个 8, 用除法。 (3)列式为:48÷8=? 计算:说一说想的哪句口诀?(六八四十八) 所以得出结论:可以摆成 6 个这样的长方 体。 7.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都是用的同一句口诀, 所以一句口诀不但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还可

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知识拓展:

(二)试一试。 1. 出示题目:8×()=56 4×()=32 56 ÷7=() 32÷4=() 56÷8=() 32 ÷8=() 口诀:( ) 口诀:( )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汇报答案,全班集体 评价,并予以纠正。 二、课堂活动 (一)运用。 1. 出示教材 22 页第二题的两幅图 2. 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一辆玩具车要 8 元,一把玩具要 4 元。 3. 出题:(1)用 32元钱可以买几辆玩具车?

14

(2)玩具车的价钱是玩具的几倍? 4.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 学生会报答案,教师引导并记录: (1)32÷8=4(辆) (2)32÷4=8(支) (3)8÷4=2 三、课后提升 教材22 页的“练一练 课后反思: 15

(共案部分)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 2.能选择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并正确解答简单的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 了解同一事物中蕴含着不同的数学问题,增强学习数学兴趣。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能选择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并正确解答简单的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能选择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并正确解答简单的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提问题。 1. 出示教材23页的主题图 2. 学生看图,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鱼缸里有12条花金鱼、6条白金鱼…… 3. 师提问:花金鱼的条数是白金鱼的几倍? (1)学生读题后,自主练习。 (2)学生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引导:其实有求12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 (3)列式并计算: 12÷6=2 4. 出示问题二:把花金鱼平均放在3个小鱼缸里,每个鱼缸分几条鱼? (1)学生练习,明确用除法计算。 (2)列式并计算:12÷3=4(条)

16

(个案部分) 备课人: 授课日期: 创设情境: 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 教法改进: 5.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除法计算 的问题来考考大家吗? 学生提问,集体解答。 (二)试一试 1. 出示教材23页的篮球足球图 2. 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有篮球12个,足球6个。 3. 师提问:把这些球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知识拓展: 分得几个篮球,几个足球? 1)学生读题后,练习,明确用除法计算。 (2)列式并计算:12÷3=4(个) 6÷3=2(个) 二、课堂活动 (一)练一练 1. 师出题:信鸽小组3名同学,养着6只灰鸽 和24只白鸽。 课后反思: 2. 学生读题,说说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有6只灰鸽,24只白鸽。 3. 提问:(1)一共养了多少只鸽子? (2)白鸽比灰鸽多多少只? (3)白鸽的只数是灰鸽的多少倍? 4. 学生练习,后汇报,说说你的算式及答 案。 教师指导,第一题用加法:6+24=30 第二题用减法:24-6=18(只) 第三题用除法:24÷6=4 (二)问题讨论。 1. 出示题目:把一根木头锯成8段,每锯一段 需要5分钟,锯完这根木头要用多少分钟? 2.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一根木头锯成2段, 要锯一次,锯成3段,需要锯2次……要锯成8 段只要锯7次。所以:7×5=35(分钟) 三、课后提升 教材24页的“练一练”。

17

(共案部分) 课题: 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 经历自主尝试总结、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3. 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一)口诀复习 1. 背诵1~8的乘法口诀 请学生单独背,全班集体评价。 全班齐备1~8的乘法口诀。 2. 看口诀说出四道算式。 二八十六 四八三十二 七八五十六 学生回答,全班集体判断正误,并纠正。 (二)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9的乘法口诀,你们猜一猜9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 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二、讲授新课 (一)9的乘法口诀。 1. 根据我们以前编口诀的过程,你能自己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

18

(个案部分) 备课人: 授课日期: 创设情境: 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 2. 学生尝试编出9的乘法口诀,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教法改进: 9 1个9 1×9=9 18 2个9 2×9=18 27 3个9 3×9=27 36 4个9 4×9=36 45 5个9 5×9=45 54 6个9 6×9=54 63 7个9 7×9=63 72 8个9 8×9=72 81 9个9 9×9=81 4. 根据乘法算式,来编出口诀。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知识拓展: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七 十二、九九八十一。 5. 读一读,背一背。 背一背口诀,说一说,你觉得哪句最好记,哪句 最不好记?交流一下你记口诀的窍门。 教师引导:下一句总比上一句多9。 1个9比10少1;2个9比20少2; 3个9比30少3;4个9比40少4;…… 课后反思: 三、课堂活动 (一)口诀填空。 1. 师出题: 一九得()、二()十八、 ()九二十七、 ()九三十六 ()九六十三、 六()五十四、 五九()、()、九九()。 2. 学生回答,全部集体评价,并纠正。 (二)看口诀说两道乘法算式。 1. 出示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七十二、 2. 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价,并纠正。 (三)乘法的意义。 1. 出示题目: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9×1+9 = 9×5+9 = 9×7+9= 2. 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引导: 9×1表示1个9,再加个9就是2个9,用乘法算式 表示为:9×2 9×5表示5个9,再加个9就是6个9,用乘法 算式表示为:9×6 四、课后提升 教材26页的“练一练”。

19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课题:有关9的乘法 备课人: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 1. 经历提问题、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的过 程。 创设情境:

2、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乘法问 题。 3. 在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 简单乘法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 简单乘法问题。

课前准备: 师生互动: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一)口诀复习 1. 背诵9的乘法口诀 请学生单独背,全班集体评价。 全班齐背9的乘法口诀。 2. 口诀填空。 师出题: 一九得()、二()十八、 学生自主: ()九二十七、 ()九三十六 ()九六十三、 六()五十四、 五九()、()、九九()。 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价,并纠正。 (二)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9的乘法 板书课题:有关9的乘法 二、讲授新课 (一)提问题。 1. 出示教材27页的主题图。 2. 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20

企鹅有9只,海鸥的只数是企鹅的6倍。 3. 师提问:海鸥有多少只? 教法改进: (1)学生完成,后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 想的? 师引导:其实是要求6个9是多少?用乘法。 (2)列式并计算:6×9=54(只) 4. 根据图中所有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来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全班集体解决。 三、课堂活动 (一)运用。 知识拓展: 1. 出示教材27页第一题的船只图。 2. 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有些什么? 有大船5只,小船的只数是大船的5倍。 3. 小船有多少只? 学生自主列式并计算,后汇报结果: 5×5=25(只) 4. 出示27页的第二题汽车图。 5. 学生看图,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大汽车有4辆,小汽车的辆数是大汽车的8倍。 6. 小汽车有多少辆? 课后反思: 学生自己列式并计算,后汇报结果: 4×8=32(辆) (二)数学冲浪。 1. 出示题目:△、○、□分别代表三个数 △×□=27 △+○=10 △=( ) ○=( ) □=( ) 2. 学生讨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引导:两个算式中都有△,所以首先考虑△和 谁相乘等于27? 得到答案:(1) △=(3) ○=(7) □=(9) (2) △=(9) ○=(1) □=(3) (3) △=(1) ○=(9) □=(27) 四、课后提升 教材28页的“练一练”。

21

(共案部分) 课题:有关9的除法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个案部分) 备课人: 授课日期: 创设情境:

能比较熟练地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乘除法 的计算。 3. 提高用口诀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增强学好 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乘除法 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乘除法师生互动: 的计算。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一)口诀复习 1. 背诵1~9的乘法口诀 请学生单独背,全班集体评价、 全班齐背1~9的乘法口诀。 2. 口诀填空。 学生自主: 师出题: 一九得( )、二( )十八、 ( )九二十七、 ( )九三十六 ( )九六十三、 六( )五十四、 五九( )、( )、九九( )。 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价,并纠正。 (二)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9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关9的除法。 二、讲授新课 (一)插花 1. 出示教材29页插花图。 2. 学生看图,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22

10朵一束的花有4束,还有5朵花在一边。 3. 师提问:一共有多少朵花?。 学生回答:45朵 4. 提问:(1)在每个花瓶里插9枝花,需要几个花瓶? (2)要把这些花平均插在5个花瓶里,应在每个花瓶里插几枝花? 5. 学生完成练习。后汇报,说说你的算式及结果。教师引导并记录: (1)用除法:45÷9=5(个) (2)用除法:45÷5=9(枝) 三、课堂活动 (一)写一写。 1. 根据口诀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2. 出示口诀: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七九六十三、 六九五十四。 3.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后汇报。 集体判断正误,并予以纠正。 (二)运用。 1. 出示教材30页第4题的情境图。 2. 学生观察图,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玫瑰6元每枝、勿忘我9元每枝、太阳花每枝2元。 3. 教师提问:买6枝勿忘我要用多少钱? (1)学生讨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列式计算为:6×9=54(元) 4. 提问:20元钱可以买哪些花? (1)学生讨论,说说你打算怎么买? (2)教师记录:可以买三支玫瑰还剩2元。 可以买2枝勿忘我还剩2元。 …… (3)你还有别的方案吗? 四、课后提升 教材30页的“练一练”。

23

教法改进: 知识拓展: 课后反思: (共案部分) 课题:除法的运用(二)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学习、交流队列表演方案的过程中,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一)口诀复习 1. 背诵1~9的乘法口诀。 请学生单独背,全班集体评价。 全班齐背1~9的乘法口诀。 2. 口诀填空。 师出题: 一九得( )、二( )十八、 ( )九二十七、 ( )九三十六、 ( )九六十三、 六( )五十四、 五九( )、( )、九九( )。 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价,并纠正。 (二)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除法的运用。 板书课题:除法的运用(二)。 二、讲授新课 (一)队列表演

24

(个案部分) 备课人: 备课日期: 创设情境: 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 1. 教师提问:有36名同学做队列表演,请你设 计一个队列方案。 提醒学生注意,队列表演还要考虑到美观。 2.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3. 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编排的? 4. 教师出示教材31页第一种队列方法: 教法改进: (1)你知道他是怎么排列的吗? 每行9人,排成4行。 (2)你会列算式表示吗? 学生自主列式,教师记录:36÷9=4(行)。 5. 教师出示教材31页第二种队列方法: (1)你知道他是怎么排列的吗? 每行6人,排成6行。 (2)你会列算式表示吗? 学生自主列式,教师记录:36÷6=6(行)。 三、课堂活动 (一)提问题 知识拓展: 1. 出示教材31页的动物图。 2. 学生观察图,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有大象9只,小象27只,长颈鹿36只。 3. 师提问:小象的只数是大象的几倍? (1)学生读题,并自主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记录:27÷9=3。 、 4.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考考 大家吗? 学生提问,全班集体解决。 (二)乘火车 1. 出示教材32页第4题的情境图。 2. 学生观察图,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小火车每节车厢可以坐9个人,有6节车厢…… 3. 教师提问:1班有45人,需要坐几节车厢? 课后反思: (1)学生讨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列式计算为:45÷9=5(节)。 4. 提问:2班有65人,小火车够坐吗? (1)学生讨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师引导:想:每节车厢坐9个人,6节车 厢可以坐:9×6=54(人)。 54<56所以不够坐。 四、课后提升 教材32页的“练一练”。

25

(共案部分) 课题: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悉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 感受我国文化的特点,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悉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悉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口诀复习 (一)背诵1~9的乘法口诀。 (二)口诀填空。 1. 出示:二()得八( )四十二 五( )三十 三( )十八 ( )六十二 四( )二十四 ( )九二十七 ( )九三十六 ( )九六十三 六( )五十四 2. 学生回答,集体评价。 (三)看口诀说算式。 1. 出示卡片:二二得四、三六十八、五五二十五…… 2. 学生看卡片说出一道或两道乘法算式。 (四)口算。 1. 出示 7×3 4×5 2×6 4×7 6×3 8×4 9×4 2. 学生回答,集体评价。 二、口诀的整理 (一)口诀表。 1. 出示教材33页的不完整的口诀表。 2. 观察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指导学生发现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3. 学生练习后汇报,教师记录。 (二)口诀表的认识。

26

(个案部分) 备课人: 备课日期: 创设情境: 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 1. 师:从表中找一找积相同的口诀有哪些? 2.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二二得四、一四得四; 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二六十二; 四四十六、 二八十六; 三六十八、二九十八; 教法改进: 四六二十四、三八二十四。 3. 齐读一遍。 4. 师:找一找表中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的口诀 有哪些? 5.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一一得一、二二得四、 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 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6. 齐读一遍。 三、练一练 (一)在()里填数。 1. 出示:( )×3=12 4×( )=8 5×( )=20 6×( )=36 知识拓展: 2. 学生练习后汇报,得出正确答案。教师评 价。 (二)在()里填上+、-、×。 1. 出示 7( )3=21 4( )8=32 2( )8=16 4( )9=36 7( )8=56 8( )9=17 、 2. 学生练习后汇报,得出正确答案。教师记 录。 (三)想一想。 1. 出示 @+@+@=12 @=( ) #+#+#+#=20 #=( ) 2.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想分别是几个几相加,再 想乘法口诀。 3. 学生思考后得出答案:@=4;#=5。 课后反思: (四)身边的数学。 1. 出示题目:小英今年5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是 小英的7倍。妈妈今年多少岁?再过一年,妈妈 的岁数是小英的几倍? 2.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教师记录: 5×7=35(岁) 今年妈妈35岁。 再过一年妈妈36岁,小英6岁。36÷6=6 四、课后练习。 教材34页的“练一练”。

27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一) 备课人: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 1.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 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创设情境: 2.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后还有余数的情况。会读、 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 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 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 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幻灯片……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一)平均分 1. 将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2. 3个为一份,可以把24平均分成几份? (二)揭示课题 师:平均分的情况我们都已经掌握,今天我们就 来探索一种特殊情况: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一) 学生自主: 二、讲授新课 (一)分苹果 1. 提问:把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 几盘? 2. 提问:如果每5个苹果放一盘,结果会是怎 么样呢? 3. 师:生活中,有很多这种不能平均分的情况, 比如说:2个人分5块糖,3个人分10个苹果…… (二)分纸鹤

28

1. 出示题目:将30只纸鹤,用线串起来,你会 怎么串? 教法改进: 2. 学生用纸片代替纸鹤,串一串。 3. 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串的? 4. 教师出示教材36页的第一种方法。 (1)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穿的? 每6只穿一串,穿了5串。 (2)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知识拓展: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30÷6=5(串) (3)这种情况是平均分吗?(是) 5. 出示教材36页第二种方法。 (1)说一说,这是怎么穿的? 每7只穿一串,穿了4串还剩2只。 (2)这是平均分吗?(不是) (3)这种情况又怎么由算式表示呢? 教师介绍:30 ÷ 7 = 4(串)……2(只) 被 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课后反思: 读作:30除以7等于4余2 (三)分画片 1. 出示教材37页的情境图。 2. 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 让学生用纸片分一分,得出每人分了4张, 还剩1张。 4. 你会用式子表示吗?试一试! 教师引导:21÷5=4(张)……1(张) 5. 读一读这个算式。 三、课堂活动 (一)分一分 1. 出示题目:将24分成5份,每份是几?还剩多少? 2. 学生用纸片分一分,得到:每份是4,还剩4 3. 学生自主列式,教师指导:24÷5=4……4 四、课后提升 教材37页的“练一练”。

29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讨论的过程,体会余数比除授课日期: 数小的道理。 2.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口算简单的有余创设情境: 数的除法。 3.在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中,学习简单的 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口算简单的有余数 的除法。 教学难点: 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口算简单的有余数 的除法。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师生互动: (一)读一读。 1. 出示算式: 37÷8=4……5 65÷9=7……2 43÷7=6……1 52÷6=8……4 2. 学生自己读一读,全班集体判断正误,并纠 正。 3. 全班齐读一遍。 (二)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二) 二、讲授新课 (一)分小棒 让学生拿出17根小棒分一分。 学生自主: 1. 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1)学生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分小棒的结果。 (3)列式表示。学生尝试列出除法算式。 教师引导得出:17÷3=5(根)……2(根) (4)全班一起读一读。 2. 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1)学生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分小棒的结果。发现:每份4 根,还剩一根。 (3)列式表示。学生尝试列出除法算式。 (3)列式表示。学生尝试列出除法算式。

30

教师引导得出:17÷4=4(根)……1(根) (4)全班一起读一读。 3. 平均分成5份、6份,结果是多少呢?尝试分一分,用算式表示。 (1)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记录: 17÷5=3(根)……2(根) 17÷6=2(根)……5(根) 4. 比较各题中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得出:余数都比除数小。 5. 17根小棒还可以怎么分?你来分一分! (二)算一算 1. 出示题目:6÷6=( ) 7÷6=( )……( ) 8÷6=( )……( ) 8÷6=( )……( ) 9÷6=( )……( ) 10÷6=( )……( ) 11÷6=( )……( ) (1)学生完成练习,后汇报集体判断并订正,得出正确答案。 (2)观察上面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增加1,余数也增加1 (3)议一议:一个数除以6,它的余数可能是哪些数?最小的余数是几?最大的余数是几? 它的余数可能是1、2、3、4、5,最大的是5,最小的是1。 2. 出示题目:12÷6=( ) 13÷6=( )……( ) 14÷6=( )……( ) 15÷6=( )……( ) 16÷6=( )……( ) 17÷6=( )……( ) (1)学生自己算一算,得出正确答案。 (2)观察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除以6,余数不可能大于6。 (三)写一写。 让学生自己写写一个数除以7的除法算式。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课后练习 (一)练一练。 1. 出示教材39页的三角形的图。 2. 学生读题,并解答。

31

教法改进: 知识拓展: 课后反思:

(共案部分) 课题:有余数除法的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框里填数的思考过程,探索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思考方法。 2.能利用口诀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在用口诀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中,培养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利用口诀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能利用口诀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一)算一算。 1..出示题目: 17÷8=( )……( ) 18÷8=( )……( ) 19÷8=( )……( ) 20÷8=( )……( ) 21÷8=( )……( ) 22÷8=( )……( ) 2. 学生自主练习,后汇报,得出正确答案。 3. 说一说,从答案中,你知道了什么? 一个数除以8,它的余数一定小于8。 (二)判断正误。 1. 出示: 13÷4=2……5 19÷6=2……7 2. 学生回答,算式是对是错?为什么? 3. 强调: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二)揭示课题 师:有余数的除法我们都已经掌握,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用。 板书课题:有余数除法的运用。

32

(个案部分) 备课人: 授课日期: 创设情境: 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

二、讲授新课 (一)填一填 教法改进: 1. 出示题目:3×( )<25。 2. 学生尝试自己做一做,后汇报,说一说你是 怎么想的? 教师引导学生想口诀:三八二十四,24最接近 25并小于25。所以括号里填8。 3. 仿例练习:( )×6<50 ( )×3<30 4. 学生练习,后汇报结果。说一说你是怎 么想的? 教师引导想:六八四十八、三九二十七。 知识拓展: (二)实际运用 1. 出示教材40页的主题图。 2. 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有43只兔子,有5个兔笼。 3. 提问:43只兔子平均住在5个兔笼里,每个 兔笼住几只? (1)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汇报,得出算式,教 师记录:43÷5=? (2)怎么计算?想哪句口诀? 课后反思: 教师引导:想五八四十,40最接近43且小于43。 所以:43÷5=8(只)……3(只) 4. 提问:43只兔子,如果每7只住一个兔笼, 能住满几个兔笼,还剩几只? (1)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汇报,得出算式,教 师记录:43÷7=? (2)怎么计算?想哪句口诀? 教师引导:想六七四十二,42最接近43且小于 43。 所以:43÷7=6(个)……1(只) 三、课堂活动 (一)算一算。 1. 出示题目: 36÷5=( )……( ) 27÷4=( )……( ) 2. 学生自主计算,汇报,说说你想哪句口诀? 教师引导:想五七三十五、四六二十四。 并得出正确答案。 (二)身边的数学 1. 出示教材41页“身边的数学”。 2.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引导:用除法算式:31÷7=4(个)……3(天) 课后提升 教材41页的“练一练”。

33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课题:解决问题(一) 备课人: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 1.经历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 程。 创设情境: 2.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3.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师生互动: (一)填空,在()里最大可以填几? 1. 出示题目:3×( )<25 ( )×6<50 ( )×3<30 2. 学生自己尝试做一做,之后汇报结果。说一 说你想的哪句口诀? 3. 学生汇报答案,教师记录。 (二)算一算 1. 出示: 36÷5=( )……( ) 27÷4=( )……( ) 2. 学生自主计算,汇报,说说你想哪句口诀? 教师引导:想五七三十五、四六二十四。 并得出正确答案。 学生自主: (三)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用已经学过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一) 二、讲授新课 (一)租船问题 1. 出示教材42页的主题图。 2. 学生观察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每条船每小时4元,每条船最多可以坐4人。 3. 提问并解答 (1)17名学生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34

学生讨论后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条船坐4人,4条船只能坐16人,所以17人教法改进: 要租5条船。 师提问:你能列式表达吗? 学生自主列式后汇报,教师适当引导: 17÷4=4(条)……1(人) (2)计划划2小时,50元钱够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租1条船每小时要4元,5条船每小时要20元, 5条船2小时就要40元,所以50元钱够坐2小 时。 师提问:怎么列式表达呢? 知识拓展: 学生自主列式后汇报,教师适当引导: 5×4=20(元)20+20=40(元) 50>40 所以50元够坐2小时 三、课堂活动 (一)彩带长 1. 出示教材43页第一题的图。 2. 学生看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每根彩带长8分米。 3. 提问:6米长的彩带最多能剪几根这样的彩课后反思: 带? (1)学生读题,教师适当引导:6米等于多少 分米? 回忆:1米=10分米,6米=60分米 (2)学生自主列式并解答,后汇报。 教师适当引导,得出算式: 60÷8=7(根)……4(分米) (二)解决问题 1. 出示题目:每桌坐8人,45人需要()张桌子? 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汇报,得出算式:45÷8=5(张)……5(人) 教师引导得出:45人需要6张桌子。 四、课后提升 教材43页的“练一练” 35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课题:解决问题(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 1.经历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 创设情境: 2.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3. 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课本的问题联系起 来,提高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师生互动: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一)算一算 1. 出示题目:19÷4=? 80÷9=? 53÷7=? 35÷8=? 27÷6=? 37÷6=? 2. 学生练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想的 哪句口诀?答案是多少? 学生汇报,集体订正,得出结论。 (二)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学生自主: 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 二.讲授新课 (一)饮料价格问题 1. 出示教材44页的主题图。 2. 学生观察图,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 数学信息? 每箱饮料36元,每瓶饮料5元。

36

3. 出示问题:买整箱的饮料,每瓶的价钱比零售少多少钱? (1)学生读题,说一说要解答这个题,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引导:现要求出买整箱时,每瓶的价钱是多少?再求比零售少多少钱?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 (3)学生汇报自己的算式及结果。 36÷9=4(元) 5-4=1(元) 4. 提问:买一箱饮料的钱,零买能买几瓶? (1)学生读题,说一说要解答这个题,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 (3)学生汇报自己的算式及结果。 36÷5=7(瓶)……1(元) 三、课堂活动 (一)看图写算式 1. 出示教材45页的气球图 2. 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有些什么? 每7个气球一束,有4束,还有1束只有5个气球。 3.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学生自主列式解答,后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引导:7×4+5=32(个) (二)买花 1. 出示教材45页第二题的图。 2. 学生看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郁金香每枝9元,玫瑰每枝5元,康乃馨每枝3元。 3. 提问:买一支郁金香和5枝玫瑰要花多少元钱? (1)学生读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要求出5枝玫瑰要花多少元钱?再加上1枝郁金香的钱。 (2)学生自主列式解答,后汇报得出结论: 5×5+9=34(元) 四、课后提升 教材45页的“练一练”。 教法改进: 知识拓展: 课后反思:

37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课题: 复习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本单元知识复习、巩固、提高的过程。 授课日期: 2.能熟练计算表内的乘法和除法,能运用学过创设情境: 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3. 提高用乘法口诀计算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 的信心。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能熟练计算表内的乘法和除法,能运用学过的数 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能熟练计算表内的乘法和除法,能运用学过的数 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前准备: 师生互动: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口诀复习 (一)背诵1~9的乘法口诀。 (二)口诀填空 1. 出示:二()得八()四十二五()三十 三()十八()六十二四()二十四 ()九二十七、 ()九三十六 ()九六十三、 六()五十四 2. 学生回答,集体评价。 (三)看口诀说算式 1. 出示卡片:二二得四、三六十八、五五二十 五…… 学生自主: 2. 学生看卡片说出一道或两道乘法算式。 (四)口算 1. 出示 7×3 4×5 2×6 4×7 6×3 8×4 9×4 2. 学生回答,集体评价。 二、复习

38

(一)在( )里最大能填几? 1. 出示题目: 3×()﹤20 6×()﹤41 ()×5﹤38 教法改进: 50﹥()×8 41﹥8×() ()×9﹤29 2. 学生练习。 3. 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想的哪句口诀? 集体评价,并纠正,得出正确答案 (二)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1. 出示题目: 35÷6=()……() 29÷3=()……() 67÷9=()……() 53÷7=()……() 2. 学生练习。 知识拓展: 3. 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想的哪句口诀? 集体评价,并纠正,得出正确答案 (三)饮料题 1. 出示教材46页第四题的饮料图 2. 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每行有6瓶饮料,有三行,还有一行只有四瓶。 课后反思: 3. 提问:一共有多少瓶? 4. 学生练习后汇报,得出正确答案。教师 记录: 6×3+4=22(瓶) (四)课桌题 1. 出示题目: (1)每排8张课桌,有6排,一共有多少张课桌? (2)教室里还有一张桌子。一共有多少张呢? (3)49张桌子,每排摆8张,可以摆几排,还剩几张? (4)全班有48名同学,领来50本书,给老师留一本,还剩几本? 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教师引导: (1)用乘法:8×6=48(张) (2)用加法:48+1=49(张) (3)用除法:49÷8=6(排)……1(张) (4)用减法:50-49=1(本) 39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课题: 游动物园学数学 备课人: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 1.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创设情境: 决问题的过程。 2.会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运用 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感受身边有很多数学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会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运用学 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师生互动: 会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运用学 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一)填空,在()里最大可以填几? 1. 出示题目:3×( )<25 ( )×6<50 ( )×3<30 学生自主: 2. 学生自己尝试做一做,后汇报结果。说一说 你想哪句口诀? 3. 学生汇报答案,教师记录。 (二)算一算 1. 出示: 36÷5=( )……( ) 27÷4=( )……( ) 2. 学生自主计算,汇报,说说你想哪句口诀? 教师引导:想五七三十五、四六二十四。 并得出正确答案。 (三)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看看动物园中精彩的数 学世界。

40

板书课题:游动物园学数学。 教法改进: 二、讲授新课 (一)游动物园学数学 1. 出示教材49页的主题图。 2. 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 么? 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看图说故事。 (二)动物园中的数学问题 知识拓展: 1. 提问:动物园的门票是成人10元,儿童8 元,图中的人去动物园50元够吗? (1)观察图,图中一共有多少人?(5个儿童, 1个成人) (2)学生列式计算。 (3)学生汇报,教师记录:5×8+10=50(元) 所以,50元够。 2. 提问:有6个松鼠,20个果子要怎么分? (1)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课后反思: 20÷6=3(个)……2(个) 3. 提问: (1)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8×5=40(人) 4. 提问:有四头大象,每头大象有4条腿,一 共有多少条腿? (1)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4×4=16(条) 5. 提问:一共有20只老虎,四个虎窝,它们该怎么分呢? (1)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教师记录:20÷4=5(只)每个虎窝里可以住5只老虎。 6.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别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全班集体解答。 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