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2019年瑞安市汀田第五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期末考试无答案

2018-2019年瑞安市汀田第五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期末考试无答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2018-2019年瑞安市汀田第五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期末考试无答案

一、对号入座(选择题)

1. ( )不可以帮助科学家准确地观测天气。 A.天文望远镜 B.卫星技术 C.天气雷达 2. 不同的材料吸水性能不同,这主要与( )有关。

_A.材料的颜色 B.材料的构造 C.材料的大小 ____3. 水是一种液体,空气是一种( )。

___A.固体 B.液体 C.气体 ____4. 下列动物中,由母亲直接生下来(胎生)的是( )。 ___A.狗

B.蚊子

C.鲤鱼

____5. 目前人们公认的造纸术的发明者是( )。 ___A. 亚里士多德 B. 张衡 C. 蔡伦 ___6. 木头和砖的相同点有( )。 ____A.都浮在水面上

B.都容易弯折

C.都能吸水

___7.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感知这些性质时,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____A. 眼和舌 B. 眼和手 C. 手和舌 ___8. 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 )研究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___

___A. 诺贝尔 B. 拉瓦锡 C. 居里夫人 ___9. ( )是有生命的。

____A. 小草 B. 白云 C. 机器人 ___10.蚂蚁有( )条足。 ___A_.2

B.4

C.6

___11.这只蝗虫长( )厘米。

_______

_______A.3厘米 ___B.3.5厘米 ____C.4厘米

___12.流动的空气形成( )。 ___

___A. 雨 B. 风 C. 云 ___13.下面不是空气的特点( )。 ___

_A. 不会流动 B. 容易压缩 C. 无色无味 14.喝完了饮料,我们应该( ) A.把饮料瓶放进垃圾桶

B.把饮料瓶随便丢在地上

第 1 页,共 3 页

D. 眼和耳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 15.砖块属于( )。 A.建筑类材料

B.金属材料

C.陶瓷类

二、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

16.每一种水生植物由它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7.为了区别水和白醋,我们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也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 18.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终于用实验证明空气是有________的。 19.常见的食用油是一种淡黄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

20.世界上有________种动物。

21.比较水的多少既可以通过体积的________来比较,也可以通过重量的________来衡量。22.空气和水的________是都有重量,占据一定的空间。 23.记录大树的高度时可以借助周围的________。 24.根据图片,写出古代造纸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小草喝水”实验中,试管里水面每天下降观察记录。 时 间

第一天 第三天 第六天

水面高度(厘米) 6.5 5.0

4.4 水面下降说明了:小草的生长需要________。

三、我是小法官(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26.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引导同伴走相同的路线。( ) 27.液体和固体都有一定的质量。( ) 28.植物形态各异,没有什么共同特点。( )

29.两个相同的可乐瓶分别装满相等体积的油和水,在瓶下钻相同大的孔,油先流完。( 30.蚂蚁喜欢甜食,我们能够用白糖和面包屑把它们引出来。( ) 31.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水是淡水。( )

32.陶器和瓷器是用特殊黏土制造的,不经过烧制。( ) 33.记录树叶形状,我们可以用画、拓印等方法。( )

四、好朋友,手牵手(连线题)

第 2 页,共 3 页

) 34.找朋友,请连一连 蜗牛 用鳍游泳 蚂蚁 用腹足爬行 蚯蚓 用三对足爬行 金鱼 用身体伸缩爬行 35.将材料的用途与它的特性连接起来。 玻璃门 浮水性 电线 吸水性差 餐巾纸 透明 木船 导电 瓷质水杯 易吸水

五、综合题(实验题、解答题)

36.从实验记录表中,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的弯曲程度最大,_________的弯曲程度最小。

37.准备两只玻璃杯。先把一只玻璃杯杯口朝下,直立着按入水中。再用另一只手把第二只玻璃杯杯口朝下斜着按入水中,使玻璃杯中灌满水(如下图所示)。

(1)在水下,把两只玻璃杯移到一起,倾斜着第一只玻璃杯,使它里面的气泡漂到第二只玻璃杯里,两只玻璃杯各发生了什么现象?

(2)是谁赶走了第二只玻璃杯里的水,占据了杯中的空间? (3)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38.A,B两种液体,哪个多?多多少?(单位:毫升)

________比________多,多________毫升

第 3 页,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