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案例说法:故意窃密受严惩,时刻绷紧保密弦”。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案例说法:故意窃密受严惩,时刻绷紧保密弦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以下通过两个具体案例,来深入剖析这一罪行的严重性和法律后果,并强调保密意识的重要性。
案例一:保洁主管常某泄露国家秘密案
案情概述:某涉密单位下属宾馆物业部保洁主管常某,为谋取私利,主动与境外间谍组织勾连,接受其收集内部文件的任务、用于通联的网络软件及间谍经费,从事间谍行为。在日常工作中,常某利用保洁服务之便,使用手机拍摄了1份机密级、2份秘密级国家秘密及多份内部文件,并通过互联网提供给该间谍组织,非法获利13万元。
法律后果:案件发生后,常某被以间谍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这一判决充分体现了法律对故意泄露国家秘密行为的严厉打击。
案例启示:常某作为涉密单位的保洁主管,本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但其却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出家秘密。这起案件警示我们,保密意识必须深入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的心中,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侥幸心理。
案例二:省直机关原副李某泄露国家秘密案
案情概述:某省省直机关原副李某在参加赴境外短期培训期间,禁不住境外间谍组织代理人刘某的美色诱惑,与其发生性关系时被捕获并拍摄裸照。境外间谍组织以此要挟李某,李某无奈履行了参加间谍组织的手续。回国后,李某存在侥幸心理,并未向组织汇报自己被威胁加入境外间谍组织的事情。利用职务之便,李某将多份工作文件私自复制后交予刘某,由其转交境外间谍组织。经鉴定,这些文件中包含1份秘密级国家秘密。
法律后果:案件发生后,李某被以间谍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这一判决再次彰显了法律对故意泄露国家秘密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案例启示:李某的案例告诉我们,保密工作不仅关乎个人前途和命运,更关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在面对诱惑和威胁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绝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
法律链接与保密意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第三条规定,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第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的责任和义务。
保密意识:机关、单位应当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涉密人员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同时,要加强日常保密管理,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总结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会对个人造成严重的法律后果,更会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同时,也要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保密意识和法律意识,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