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拖欠工资劳动法是怎么样规定的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拖欠工资劳动法是怎么样规定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根据劳动法规定,关于拖欠工资的具体规定如下:

工资结算时间:用人单位应在自然月结束后30天内结算工资,逾期即构成拖欠工资。

劳动关系证明:如需申请劳动仲裁以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劳动者需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此关系证明可通过工装、工作证、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同事证言或盖有公章的文件等获得。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后果: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需自用工之月起支付双倍工资至第11个月。

用人单位还需补缴社会保险。

解除劳动关系时的支付义务: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关系时,除支付工资、押金外,还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以及未按规定给予经济补偿等情形,均属于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能要求支付赔偿金。

总结:劳动法对拖欠工资行为有明确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在遇到拖欠工资问题时,可以通过提供相关劳动关系证明,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