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教育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土地能用来抵押贷款吗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农村土地能用来抵押贷款吗”。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农村土地能否抵押贷款需分情况讨论,总体需结合土地类型、法律及试点范围综合判断。

一、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可抵押贷款

根据《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符合以下条件的农户可将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给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主体资格: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无不良信用记录;权属要求:用于抵押的承包土地无权属争议,并持有县级以上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程序要求:承包方已明确告知发包方抵押事宜并取得书面同意。贷款额度因地区、流转年限等因素而异,例如二轮承包10年的土地,每亩抵押贷款额度约3000-4000元。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完善抵押登记、公示和资产处置制度。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存在法律红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宅基地使用权原则上不得抵押,因其承载农民基本居住保障功能;试点突破:2025年一号文件允许部分试点地区农民以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但需满足严格条件:

所在地区为59个试点县(市、区)或2025年新增的50个试点县之一;

用于抵押的宅基地和农房权属清晰。

三、农村集体土地一般不能单独抵押贷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包括自留地、自留山)不得抵押,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例外情况包括: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权属证书后,可抵押流转土地经营权;土地上附有合法产权的建筑物或附属物时,可能作为抵押物(需根据贷款机构确定)。

总结: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需结合土地类型、法律及试点范围综合判断。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已逐步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抵押仅限试点地区,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则存在严格。

显示全文